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回乡偶书的意思( 二 )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饱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 。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收束,只留下满腹苦楚难以言表的诗人伫立在故乡的土地上 。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
回乡偶书的意思?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
全诗诗意: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
回乡偶书的意思
回乡偶书的意思是:在回乡路上所写的诗句作品,指《回乡偶书二首》 。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
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
白话译文:
其一: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
古诗回乡偶书及意思
这首诗的意思是: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1、【原文】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2、【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3、【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