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与颉利可汗真的有过便桥订盟吗( 三 )


从便桥订盟到生擒颉利可汗 , 事情接下来的进展就顺理成章了 。
由于执失思力的特殊使命和传递消息 , 使唐太宗得以有信心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前往便桥 , 先与颉利可汗隔渭水相望 , 又“独与颉利临水交言”(《旧唐书·突厥传上》) 。唐太宗要与颉利独自交谈时 , 宰相认为太过轻敌 , “扣马固谏” , 试图劝阻 。此时的唐太宗却信心十足 , 他说:“吾筹之已熟 , 非卿所知……制服突厥 , 在此一举 。”(《资治通鉴》)显然 , 唐太宗“独留与颉利语” , 无疑是为解决军事危机、解除长安面临的战争威胁秘密地讨价还价 。同样是由于之前有执失思力的沟通 , 唐太宗清楚“彼既得所欲 , 理当自退” , 所以“卷甲韬戈 , 以金帛” , 即以金帛换取突厥的退兵 。唐太宗当天还宫 , 说明唐太宗和颉利可汗之间达成共识 。最后 , 在八月三十日斩白马盟于便桥以及颉利退兵 , 都是双方盟议之后的结果 。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的牛致功先生就认为:“在突厥大军进逼渭水便桥时 , 太宗亲自出马 , 与颉利相会于阵前 , 双方同意 , 议和罢兵 。然后 , 颉利可汗遣使到唐帐中商谈具体条件 。谈判成功 , 突厥兵退 , 太宗还宫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太宗李世民与颉利可汗真的有过便桥订盟吗】毋庸置疑 , 这不仅是唐太宗以金帛换取平安向突厥屈服的一次订盟 , 而且唐太宗是便桥订盟的直接决策者和筹划知情人 。便桥订盟事出有因 , 又确实情非得已 。应该看到 , 唐太宗献金订盟、以盟求和 , 确实阻止了颉利可能的“放兵大掠” , 使京师免遭浩劫 。从后来的情况看 , 唐太宗也承认颉利可汗“自便桥以来 , 不复大入为寇”(《资治通鉴》) 。但是 , 此举恐并非出于唐太宗的本意 , 如同当年高祖李渊称臣突厥使唐太宗“痛心疾首”一样 , 便桥订盟的屈辱也必然使他“坐不安席 , 食不甘味”(《贞观政要》) 。果然 , 唐太宗奋发图强 , 励精图治;内修政治 , 外抚四域 , 到贞观四年(630年)就一举生擒颉利可汗 。唐太宗心系民生 , 体恤百姓 , 对各族民众“爱之如一” , 得到各少数民族的共同拥戴 , 并被尊称为“天可汗” , 真正享受到一代英主的无限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