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评吕后糊涂:大将都是刘邦的人封诸吕当王无用( 二 )


网络配图
官搭民窑“大雅斋瓷器”
“大雅斋瓷器”现存为数不少,主要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津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其中以故宫博物院藏品最丰 。同治十三年(1874年),女画师缪素筠在秋意渐浓的颐和园完成了印有“大雅斋”瓷器画样的最后一稿 。这些画样被附在烧造清单后一并发往江西,清单上详细罗列了烧造的期限、件数、尺寸等 。烧造清单又叫传单,多用黄纸抄录,又称为黄单 。黄单是清宫发出的原始单据,为存档的需要,一式两份,一份发往江西,另一份保存在内务府 。如今还有一批黄单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 。
当时的九江总督沈宝靖和御窑厂的大小官员,手持这份厚厚的黄单,十分为难 。沈宝靖权衡利弊,提笔写下了一份奏折,奏折中提出,烧造瓷器需等二月春天到来,冻土融化,才有制作坯胎的泥土,奉旨承办的各项产品均可烧制,唯二尺六寸鱼缸等难度较大的产品难如式造就 。
晚清时景德镇日渐荒废,乾隆御窑早已坍塌,官窑烧瓷已经采用官搭民窑的方式 。官方订单在民窑中占据最好的位置,又不必付出空烧的经济代价,但同时,民窑窑门较小,也限制了大件器物的生产 。黄单中所指定的超过窑门尺寸的“二尺六寸鱼缸”自然烧造不出来了 。
这批黄单烧造数量巨大,除无法烧造的外,其余次年开春亦无法全部完成,御窑厂不得不于光绪元年(1875年)和二年(1876年)分两批运送回京,共烧造琢圆瓷器坯胎18814件 。
除了日常用瓷,为庆祝太后生辰,光绪十二年(1886年),景德镇还烧造完成一批“体和殿制”款瓷器,供该殿陈设和慈禧皇太后用膳,是光绪时期宫廷制瓷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造型式样几乎囊括了传统的所有器型 。遗憾的是此后国家财力实在无法支撑,大雅斋御和太后万寿用瓷成为绝响 。
每日梳妆两三个小时
慈禧御用瓷器烧制适逢大清国内外交困之时,这位只求自身享受、哪管洪水滔天的女强人被毫无悬念地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外界对老佛爷奢靡浮华的生活早有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奢华的御用瓷器只是其生活中极小的一面 。
关于慈禧的私人生活情况,很多来自她身边人的回忆,如宫女、女官的回忆录 。历史学家王开玺认为,这些内容能够代表一些真实的情况,但都有杜撰添加的嫌疑 。如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所写:“老宫女是个善良的人,她绝不说老太后半句的坏话 。只要一提起老太后的生活起居来,这位老宫女就眉飞色舞,好像说到她的亲人一样 。”作者曾无奈表示,真不知道慈禧为什么有那样大的魔力,在她死后几十年,还能让老宫女心悦诚服地歌颂 。
网络配图
金易笔下的老宫女何荣儿随侍慈禧八年,职责是敬烟,“老太后不吸关东烟,吸水烟……太后习惯是左边含烟嘴,所以我必须站在左边,站的距离大约离太后两块方砖左右,把烟装好后,用右手托着烟袋,轻轻把烟嘴送到老太后嘴边 。我左手把烟眉子一晃动,用手拢着明火的烟眉子点烟 。说起来简单,但这样用左手干活的习惯,不经过多次的苦练是不行的 。”一点火星子崩到太后的衣服上,就是死罪 。
位于西六宫的储秀宫是晚年慈禧的一处起居所,这里是她生下皇子的发迹之地,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五十大寿时重新入住这里 。已贵为太后的慈禧执掌大权,显赫后宫,储秀宫的宫女都比他人高出一等 。宫女何荣儿常常穿着代表特殊身份的“五福捧寿”绣鞋,在众人羡慕敬畏的眼光中昂着头行走在西二长街的甬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