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服昂贵想当官需自己掏腰包置办( 二 )


清代官服所要求的材料多较为贵重 , 因此一般价值都颇为昂贵 , 而且更替也十分频繁 。所以为官之初 , 购置官服 , 对很多官员来说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 很多缺乏经济实力的京官不得不长年借用官服 。曾国藩素以俭朴闻名 , 但是道光二十九年 ,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说:“我仕宦十余年 , 现在京寓所有惟书籍、衣服二者 。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 , 书籍则我生平嗜好在此 , 是以二物略多 。将来我罢官归家 , 我夫妻所有之衣服 , 则与五兄弟拈阄均分 。”
旗袍、马褂、坎肩是满族衣着的“三剑客” , 体现了满族衣着的固有特征 , 可谓“别具一格” 。
旗袍 , 满语叫“衣介” , 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清代衣着 。满族是马上民族 , 旗袍也是为了便于上下坐骑、马上动作 , 适应骑射的生活习俗 。其左衽和束腰 , 不仅紧身保暖 , 利于马上活动 , 而且使人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表现 。同时 , 行猎时 , 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 ,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网络配图
常与旗袍配起来穿的马褂 , 因它身袖较短 , 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 , 套在长袍外面 , 便于骑马 , 故名“马褂” 。马褂分纱、单、夹三种 , 短袖和长袖两类 。清初 , 流行于八旗军旅 。康熙、雍正朝以后 , 民间开始盛行 , 迎宾接客 , 游行街市 , 都喜欢套上马褂 , 以显其文雅大方 。较盛名的除“卧龙装”马褂外 , 还有“得胜褂”和“琵琶襟马褂” 。据《清稗类钞》载:康熙年间 , 某相国北征 , 其母忧其文弱 , 给他缝制了一种长袖对襟马褂 。他感母恩 , 常穿在身 。后被康熙皇帝发现 , 褒其孝心 , 赐名“阿娘装” , 后误传为“卧龙装” , 或“窝楞装” 。这种长袖马褂 , 颇得满族耆老的喜爱 , 满族作家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里就有许多这类“卧龙装”马褂的精彩描写 。
坎肩是吸纳汉族优秀成分糅入自身民俗中来的 。“巴图鲁”坎肩是京师八旗旗人最时尚的一种款式 。“巴图鲁” , 满语意为“勇士” 。其样式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 , 两边腋下也有纽扣 。这种巴图鲁坎肩穿着便利 , 外形洒脱、勇武 。而且 , 当时八旗子弟常在它的两边的裤褴处 , 加上两只袖子 , 号为“鹰膀” , 当八旗将士穿着这种带鹰膀的巴图鲁坎肩在马上争驰时 , 这飘飞的鹰膀好像把英武的骑士带到空中 。
【清代官服昂贵想当官需自己掏腰包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