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 。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
文章插图
人物生平
游学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xún)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 。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
入秦
他曾入秦,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
文章插图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 。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 。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 。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梁启超胞弟)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
帝术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 。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 战国四公子个个才学渊博,为何刘邦只祭拜信陵君?
- 刘岱和刘繇 刘岱:东汉末期宗室将领,汉末群雄之一
- 战国之后再无春秋 战国之后再无春秋什么意思
- 王夫之是明清三大儒之一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 阿胖山儿子是思想家吗 阿胖山儿子是思乡渔夫吗
- 秦国魏冉之后的丞相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 明代官员李贽著作 李贽:明朝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 明末初期黄宗羲 黄宗羲:明末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 战国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之战爆发于何时?韩信的表现如何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孔子的思想不受重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