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三 )


由此可见 , 李斯通过自己的言辞 , 征服了秦始皇 , 从而改变了他个人的人生命运 。这就是秦始皇时期的用人之道 。

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文章插图
05春秋战国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 , 难道真的只是靠嘴皮子?
由上面三位仁兄的例子 , 我们可以发现 , 庞涓、商鞅还有李斯 , 他们之所以能够迅速上位 , 主要都是依靠了自己的嘴皮子 。
那么问题来了 , 春秋战国时期 , 君主选拔人才的制度 , 是看这个人会不会说吗?当然不是这样 , 君主所听到的 , 是这些话背后的中心思想 。
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 , 当然是在各自领域之中 , 有一定的学术沉淀和积累 。比如说庞涓那就是军事大家 , 他有自己的一套军事理论 , 通过这套理论 , 庞涓征服了魏惠王 。
商鞅对自己的变法理论也深信不疑 , 所以他也说服了秦孝公 。而李斯的法家理论 , 更是那个年代数一数二的水平 , 自然也能博得秦始皇的信任 。
动嘴皮子只是传递思想的一个方式而已 , 真正能够改变人才命运的 , 其实是他们自己的才能罢了 。
不过换任何一个时代 , 动动嘴皮子 , 可能都无法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 这就是春秋战国的魅力所在 。
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文章插图
总结:这么富有魅力的人才制度 , 为什么后世没有继承呢?
我们会发现 , 后世有太多的选拔制度 , 唯一没有的 , 那就是靠嘴皮子传递自己的才能 。后世选拔人才的方法 , 越来越复杂 。
汉朝时期 , 只要孝顺或者廉洁 , 那就有机会进入朝廷做官 。至于你有没有才能 , 其实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
魏晋时期 , 只要中正们看中你了 , 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朝廷官员 。以至于这段时期 , 朝中官员基本上都被大贵族集团给垄断了 。
隋唐时期 , 只要科举考试过关 , 那么恭喜你 , 你就可以在朝中做官了 。至于你的才能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到国家 , 那也无法下定论 。
我们会发现 , 后世这些选拔人才的方法 , 越来越复杂 。而且选拔出来的人才 , 都是从小官慢慢做起来 , 绝对没有春秋战国时期 , 一下子就委以重任的情况出现 。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仅仅就是这个原因 , 春秋战国时期 , 靠嘴皮子上位 , 虽然看似比较开明 , 不过对选拔者的要求相当高 。
如果秦孝公不懂变法 , 那他只会觉得商鞅就是个废物 。如果魏惠王不懂军事 , 那庞涓只能在魏武卒军中先做个三五年的士兵 。如果秦始皇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 , 那么李斯的那翻言论只会被认为是哗众取宠 。
选拔人才的标准必须要统一化 , 这才能使得人才有积极性 。光靠君主的喜好来选拔人才 , 这的确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 , 毕竟封建时期的大多数君主 , 都没什么水平 。
参考资料:
《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