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灭了关羽 关羽的灭亡真是刘备借曹操之手,行借刀杀人之计吗?( 三 )


至于第四个疑点在历史记载上就有结论了 。糜芳投降东吴的主要原因,还是与关羽不和,造成糜芳产生了异心 。关羽在历史上评价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由于关羽的傲气,让他得罪了大批的部下 。这使得在东吴侵占荆州的时候,大批的文武官员投降了东吴 。孟达评价是是“百无一还” 。这不仅仅是一个糜芳的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关羽的性格上 。

谁灭了关羽 关羽的灭亡真是刘备借曹操之手,行借刀杀人之计吗?

文章插图
三、刘备君臣对关羽败亡的责任 。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关羽的败亡并不是刘备的借刀杀人之计 。那么,在关羽败亡的过程中,刘备君臣是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呢?事实上,刘备君臣确实是有着这方面的责任的 。
首先,是刘备与诸葛亮对东吴的战略产生了误判 。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把东吴定义为同盟者 。但是,他们忽略了东吴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集团 。在它的战略《榻上问对》中,把全据长江作为战略的第一步 。这就与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跨有荆益发生了冲突 。为此,孙权和刘备在荆州的归属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
双方在湘水之争中兵戎相见,最后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重结盟好 。刘备君臣认为这已经比较公平地解决了荆州的争端,对东吴放松了警惕 。可是,孙权和吕蒙已经决定以武力夺回荆州,所以,东吴随时可能对荆州用兵 。刘备君臣这个对东吴战略的误判,是战略层次上的误判 。它是关羽败亡的最根本的原因 。
其次,是刘备对关羽的襄樊之战漠不关心 。就算是刘备对关羽的军事能力十分信任,对东吴的动向过于放心,可是在关羽长达几个月的战役过程中,对关羽不闻不问,是刘备君臣不负责任的表现 。
在关羽的襄樊之战取得了辉煌战果时,刘备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隆中对》的准备,而不是依据关羽的战果,对战略进行改变 。假如当时刘备能够派一支主力去帮助关羽,甚至是命令刘封、孟达去支援关羽,战况就会有所不同,关羽一有可能不会败亡 。
第三,是刘备对关羽的放任自流 。刘备与关羽相处时间很久,他知道关羽的长处,当然也知道关羽的短处 。对于关羽傲而自矜的性格,刘备不但没有对他矫正,还对他委以重任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因为性格的缺陷犯下大错,更何况关羽是坐镇荆州的一方重臣 。
正是刘备对关羽的放任自流,才使得关羽的性格越发狂傲 。甚至对于东吴的使者说出,吾虎女安嫁犬子的话来 。也使得他的部下,在面对东吴的袭击纷纷投降 。刘备对关羽性格缺点的轻视,没有给关羽派有足以劝诫制约他的副手,最终酿成了荆州的惨祸 。
结语:
由于关羽败亡过程中的种种疑点,使得后人有了刘备借刀杀人的疑问 。其实,这一切的发生是关羽擅自做主,发动襄樊之战的后遗症 。在刘备夺取汉中后,正在进行战略休整的时候,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让蜀中措手不及 。刘备根本无力去支援关羽,只能让关羽自己发挥了 。这使得关羽在战役过程中,没能得到任何蜀中的支援,直至败亡 。
关羽的败亡虽然主要是由于他个人原因造成的,但是刘备君臣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主要是刘备君臣对东吴战略的误判,轻视了东吴迫切夺回荆州的决心 。这使得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刘备君臣认为关羽的实力完全可以对抗曹军,完全没有料到东吴的偷袭 。作为一个集团的首脑,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这也是关羽败亡的主要原因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