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谁说的郭嘉 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二 )


二、郭嘉之死与诸葛亮出山的关系 。
其实,郭嘉的死与诸葛亮出山没有丝毫的联系 。郭嘉去世的时候,才刚刚三十八岁 。他的死因是因为生病,这完全是一个意外 。在郭嘉去世后的葬礼上,曹操同心的对荀攸等人说,咱们都是同辈之人,只有郭嘉的年纪最小 。我本来想等到将天下平定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谁知道他早早地就去世了,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啊 。
因此,如果不是因为病症的原因,按照正常情况,郭嘉应该还能够多活很长时间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很可能会与出山的诸葛亮相遇了 。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又在干什么呢?
史册上对诸葛亮的早期生活记载得并不详细 。我们只知道他跟随叔叔来到荆州定居,并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 。诸葛亮在荆州本来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这是因为他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 。他的叔叔与刘表有旧,自然受到刘表的看顾 。他的岳母与刘表的妻子是姐妹关系,都是当地大家蔡氏族人,而他岳母的兄弟蔡瑁正是掌握荆州军权之人 。
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当地另一个大族蒯氏的蒯祺,另一个则嫁给了当地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而庞山民正是庞统的堂兄 。从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看,诸葛亮也是混迹荆州上流社会的人士 。从刘表的长子刘琦对诸葛亮的器重,我们也可见一斑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谁说的郭嘉 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文章插图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在荆州谋求一官半职,而是退隐江湖,去躬耕陇亩去了 。我们从诸葛亮平日里喜欢唱《梁父吟》,并且自比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这并非诸葛亮的本心 。这主要是诸葛亮对于刘表集团的不满,不愿意为他们效命 。他一面通过学习,走访民情,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一面在等待天时,等待自己效力的主公 。
在郭嘉随同曹操平定河北的时候,刘备也来到荆州避难 。在刘备四处寻访贤人,充实自己的实力时,诸葛亮也在观察考察着他 。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终于现身与刘备相见,并且向刘备献出了自己的战略设想《隆中对》 。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隆中对》,就会发现虽然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实现起来也很困难,但是它却是刘备集团唯一可以采取的战略方案 。并且这个方案虽然在实施中出现了意外的波折,最终还是差点成功了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对当时天下的各个势力情况都有着准确的判断 。
诸葛亮甚至对刘备内部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他在北伐中,专门给关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就是为了照顾关羽的性格、情绪而量身打造的 。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刘备去寻访诸葛亮之前,诸葛亮也在考察着刘备 。当诸葛亮对刘备认可后,方才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出山辅佐刘备 。
因此,在郭嘉去世前,刘备和诸葛亮也正是在互相寻访,互相考察的时期 。诸葛亮的出山,与郭嘉根本没有丝毫的关系 。就算是郭嘉没有因病去世,刘备还是要去三顾茅庐,诸葛亮依然要献策《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 。
三、郭嘉不死对赤壁之战的影响 。
那么,我们看看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郭嘉如果不死,会不会对赤壁之战的结果有影响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曾经哀叹说,如果郭嘉不死,绝不会让我遭受如此惨败 。可是,如果郭嘉真的还活着,曹操就能避免赤壁之战的失败吗?我看不见得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谁说的郭嘉 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文章插图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也是在总结经验教训 。他哀叹郭嘉,无非是想起了郭嘉的那条著名的论断,“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这条论断,在平定河北袁氏兄弟的战争中,在平定辽东的战役中,都收到了奇效 。而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却忘记了这条论断 。
在当时,曹操在轻易的夺取荆州,并在当阳长坂坡打败刘备,消灭了刘备步兵主力后,在对下一步的战略行动显出了急于求成的心态 。在面对逃往江夏的刘备势力,和盘踞东吴的孙权势力,曹操想要一举将他们全部消灭 。
他写信对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孙权,想靠恫吓的手段,逼迫孙权屈服 。他和部下甚至幻想着,孙权会去讨伐刘备作为投降自己的见面礼 。谁知道,曹操最终等来的是孙刘联军的抵抗 。由于事先曹操对这种情况没有准备,从一开始就落了下风 。最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遭失败,三国鼎立的基础也因此形成 。
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他肯定会对河北的袁氏兄弟,辽东的公孙康一样,向曹操献计对付刘备和孙权 。他会向曹操建议,暂缓向刘备发动进攻,免得给孙权以压力 。曹操在荆州转入战略防御,对军队进行休整整编,消化荆州的胜利果实 。在等到孙权和刘备双方因为矛盾互相争斗的时候,曹操再出兵消灭他们 。如果这样,曹操的形势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