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病逝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 李世民为何13年都没有立后( 三 )


而历史却也真正的误读了长孙氏千年 ,  而历史却也真正的误读了长孙氏干车 ,  历史上的长孙皇后  , 固然有贤德的一面  , 只是身为女性 ,  历史往往只看中她的道德品质 ,  却忽略了她的政治立场和能力智慧 。虽然没有垂帘听政的野心 ,  但长孙皇后 ,  是深度参与了初唐政治的  , 透过那些熟悉的故事 ,  透过那些熟恶的故事 ,  长孙皇后所展现的  , 除了德之外  , 还有对人性的了解 ,  对福祸的警惕和理性的认知 ,  为人求情  , 是长孙皇后的强项 ,  换朝服救魏征一事 ,  已可窥见她的机智 。

长孙皇后病逝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 李世民为何13年都没有立后

文章插图
根据《旧唐书》记载 ,  后宫每有获罪者  , 长孙皇后的办法是 ,  假装怒气冲冲  , 要严惩宫人 与太宗共情 ,  待太宗的脾气缓解下来  , 又徐徐开解  , 不令有人蒙冤  , 古来劝谏帝王者 ,  很容易以硬碰硬 ,  怼得帝王下不了台 ,  这一招即便对普通人 ,  也很难生效 ,  长孙皇后不挑战人性 ,  而以更加柔和的方式 。而以更加柔和的方式  , 达到自己的目的 ,  这背后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 外戚专权是长孙皇后一辈子的心病 ,  她坚决不允许长孙无忌荣宠过胜 ,  太宗不当回事 。她就密令长孙无忌辞去高位 ,  不达目的不罢休 。
她写了十篇女则  , 引历史上外戚乱政所带来的危害以自省 ,  皇家处处皆风险  , 她应当是深知这位兄长的性情 。总怕他身居高位后 ,  滋养权力野心 ,  为己为人 ,  都带来祸患  , 临死前留遗言 ,  还在要求丈夫 ,  不要给她的家族太重的位置 。
长孙皇后病逝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 李世民为何13年都没有立后

文章插图
公元636年 ,  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 ,  终年36岁  , 太宗悲伤不已 ,  遵从皇后遗愿  , 营山为陵 ,  是为昭陵 ,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  , 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  , 一起互相扶持 走过了二十三载 ,  于情伉俪情深 ,  于政相辅相成 ,  与之齐 ,  终身不改 ,  为何在长孙皇后死后的二十年里 ,  唐太宗都不再立皇后呢? 皇权是唐太宗身上  , 决不能碰的逆鳞  , 谁碰谁死  , 就算是老爹和同胞兄弟碰了 ,  也必死无疑。
之所以没有再立皇帝 ,  因为立皇后关联太大 ,  极有可能打乱唐太宗 ,  既定的政治部署  , 甚至可能动摇大唐根基  , 唐太宗晚年最为关心的  , 自然是立储问题  , 几个争夺帝位的儿子  , 多是长孙皇后所生  , 身份贵重 ,  若是再立年轻皇后 ,  无出则皇后悲戚 若生下儿子 ,  则更增添无边风波 ,  为了维持政局稳定 ,  唐太宗即便是再爱的妃子 ,  也没有立为皇后  , 唐太宗晚车  , 其实并没有遇上真正动心的女人 ,  在长孙皇后死后 ,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  , 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 ,  他下令建筑了昭陵 ,  气势十分雄伟宏大 ,  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 ,  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
这位圣明的皇帝  , 想以这种方式 ,  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  长孙皇后以她贤淑的品性 ,  和无私的行为 ,  不仅赢得了唐太宗 ,  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 ,  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 到了高宗时 ,  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盛年而逝  , 留给丈夫、儿女的是 无穷无尽深重的哀痛 ,  唐太宗面对妻子的离世悲恸万分 ,  诸位皇子公主也悲伤异常  , 其是晋王李治 ,  哀慕感动了周围的人 ,  唐太宗亦十分心疼。于是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举动: 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的一双儿女 ,  晋王李治与晋阳公主 ,  成了中国历史上  , 第一位亲自抚养皇子的皇帝 也是唯一一位。亲自抚养公主的皇帝 ,  生命短暂 ,  青春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