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简介200字 苏格拉底简介 曹岫云( 二 )



审理程序:投票表决规则

那么,当时审理苏格拉底的500名陪审员中,究竟有多少人投票支持他无罪呢?

220人 。

是不是非常意外?这500人的陪审团,并没有像我们想的一样,是政府的打手或者爪牙,他们完全可以不买账,而奉行独立裁判的原则裁断案件 。你看,在雅典时期,控告与陪审就是有效分离的,政府想要给谁定罪,还要先经过陪审这一关 。

苏格拉底简介200字 苏格拉底简介 曹岫云

文章插图

实际上,这种方式特别有利于被告人 。比如,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实行了陪审制 。当年因为社会治安状况恶劣,所以重刑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即便是盗窃几便士的轻微盗窃犯罪人,也要被判处死刑 。

但是,由于英国的司法制度实行的也是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分离:先由陪审团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再由法官决定他应该被判处何种刑罚 。这样一来,一旦轻微盗窃的行为被认定为盗窃,后面的量刑结果就肯定是死刑,这样的罪刑关系显然太过严厉 。

陪审团也觉得这样量刑太过分了,所以,为了不让小偷被判死刑,干脆都把轻微盗窃的行为都宣判为无罪 。你看,这样一来,程序法上的科学设置就实际上缓解了实体法上严苛的罪刑关系 。

所以,如果定罪与量刑程序分离,某种程度上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因为陪审团完全可以为了避免对被告人处以重刑,而不给他定罪 。所以,雅典实行的分离制度其实是对苏格拉底非常有利的 。

可是,苏格拉底是怎么想的?当他听到有220个陪审员认为他无罪之后,竟然有些意外,甚至还有点失望 。苏格拉底有个学生叫色诺芬,他说苏格拉底的本意是想在法庭上激怒陪审团给他定罪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仍然有这么多人觉得他是被冤枉的 。你说苏格拉底的死能归咎于雅典的陪审制度吗?当然不能 。

苏格拉底简介200字 苏格拉底简介 曹岫云

文章插图

当时的投票表决规则,其实对苏格拉底也是非常有利的 。

500人的陪审团,票数差距是60票,如果苏格拉底真心想说服陪审团,以他的口才,只需要改变30个人的想法就足够了,而这对他其实并非什么难事 。但是他选择了放弃,反而一心求死 。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格拉底当时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现在死了反而好,免得将来为老年疾病所困 。所以你看,在一个有利于被告人的表决规则的影响下,苏格拉底放弃了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的死,当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雅典陪审制度 。

苏格拉底简介200字 苏格拉底简介 曹岫云

文章插图

其实,即便他定罪阶段的机会丧失了,苏格拉底也未必一定要面对死刑的命运 。

雅典历史上,有很多人是被起诉以后潜逃,让司法机关抓不到的,普罗泰戈拉就是这样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选择主动自我流放 。

根据当时的雅典法律,只要别人告你死罪,不管你事实上是否有罪,都可以主动请求把自己流放,就可以不用进入审判阶段,更不会被执行死刑,期满之后回来还可以继续竞选公职 。但是苏格拉底也没有利用这一制度,而是直接进入了量刑阶段 。

审理程序:量刑辩论制度

按照雅典的陪审制度,即便被告人激怒了陪审团被定罪,也并不一定会得到死刑判决,因为量刑阶段仍然有保护被告人的第三道防火墙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控方和辩方有权各自提供一种量刑方案,然后由陪审团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但是陪审团不能在此之外作出第三种判决,只能作非此即彼的选择 。

在这样的制度设置下,苏格拉底在量刑阶段的论证义务其实非常之轻 。他只须说服陪审团,使其确证控方要求的死刑判决过重,陪审团就必须选择辩方提出的量刑建议 。所以,苏格拉底只须在这些不同意定罪的220个人之外再拉到30个人认为死刑判决过重就大功告成了 。想想看,对苏格拉底而言,这是不是极其容易就能达成的目标?但最后苏格拉底还是被愤怒的陪审团判处了死刑,可以说,这完全是他自己一心求死的结果 。

苏格拉底简介200字 苏格拉底简介 曹岫云

文章插图

苏格拉底是怎么做的呢?作为辩方,他不愿意提出任何一种刑罚 。他的逻辑是,只要他提出具体的量刑建议,哪怕很轻,都等于承认自己犯罪 。要么被判死刑,要么无罪释放,在这两者之间没有中间地带 。这样一来,陪审团即便认为死刑判决过重,但苦于没有第二种选择,只能陷入一种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