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比喻什么 繁霜尽是心头血( 二 )


这首诗用拟物法 , 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 , 形象生动 , 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 , 读其诗 , 如闻其声 , 如见其人 , 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
1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在大海的寒波中 , 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 , 遥望着京城宫阙 。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 , 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
注释
①望阙(quē)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 。戚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中记道:“一山抱高处 , 可以望神京.名之日望阙台 。”阙 , 宫闱 , 指皇帝居处 。
②十年 , 指作者调往浙江 , 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 。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 , 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 , 前后约十年左右 。
③孤臣 , 远离京师 , 孤立无援的臣子 , 此处是自指 。
④宸(chēn)銮(luán):皇帝的住处 。
1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 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 , 字元敬 , 号南塘 , 晚号孟诸 , 卒谥武毅 。汉族 , 山东登州人 , 祖籍安徽定远 , 生于山东济宁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 。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戚继光的诗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表达了
戚继光的诗句中“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表达了诗人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以及期盼抗倭斗争能得到朝廷的充分支持的心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出自戚继光的《望阙台》 。
望阙台
戚继光 〔明代〕
十年驱驰海色寒 , 孤臣于此望宸銮 。
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 。
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 , 我同敌人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 , 遥望着京城宫阙 。
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 , 洒向群峰 , 染红所有秋叶 。
赏析
首句“十年驱驰海色寒 , 孤臣于此望宸銮 。”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 。第二句写登临 , 又不是写一般的登临 。“望宸銮” , 交代出登临望阙台的动机 。“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 。”这一联是借景抒情 。作者登上望阙台 , 赫然发现:千峰万壑 , 秋叶流丹 。这一片如霞似火的生命之色 , 使作者激情满怀 , 鼓荡起想像的风帆 。这两句诗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精神境界 。
繁霜尽是心头血比喻什么
繁霜尽是心头血出自戚继光的《望阙台》 , 可以用来譬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该诗概括了诗人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活 , 暗寓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 。既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诚 , 自己有一片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 , 也蕴含了对朝廷的忠贞 。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比喻什么  繁霜尽是心头血

文章插图
原文与译文
原文
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 , 孤臣于此望宸銮 。
繁霜尽是心头血 , 洒向千峰秋叶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