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浦|榜样力量·杭州温度丨李立兴:救人于危难险急 我会一直干下去

编者按: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自2005年以来,杭州先后评选出160余名“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和130位“最美杭州人”。无数个平凡又不凡的身影,成为美好杭州最生动的注解。浙报杭州分社联合杭州市文明办推出《榜样力量·杭州温度》,剖析榜样的心路历程,听听他们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理解,汲取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金利浦|榜样力量·杭州温度丨李立兴:救人于危难险急 我会一直干下去
文章插图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金利浦应急(消防)安全体验馆
在杭州市萧山区,“金利浦”这个名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里发生了火灾、车祸、溺水等意外险情,总能听到有人大喊“好了好了,金利浦来了”!
“金利浦”是谁?这是萧山民间的一支公益消防救援队,由浦阳镇金利浦制衣厂厂长李立兴成立于2003年4月19日,建队第一批16名队员,有13人选拔自他的车间。19年来,这支队伍壮大到165人,参与各类救援近6000次,救下1800多条鲜活的生命,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身为企业老总,李立兴不仅招兵买马,还担任队长。他总是穿着深蓝色救援服,随身带着对讲机,一有险情,立即出发,就连除夕之夜也不例外。
一位民营企业家,为什么要建立一支公益消防救援队?
金利浦|榜样力量·杭州温度丨李立兴:救人于危难险急 我会一直干下去
文章插图

李立兴(左一)正在救援受伤者
12岁赴汤蹈火救邻舍
【 金利浦|榜样力量·杭州温度丨李立兴:救人于危难险急 我会一直干下去】“从此存了心要救人性命”
“我一直忘不了,12岁时邻居家的那场火。”坐在救援队指挥室二楼的办公室里,60岁的李立兴回想起48年前的危急时刻,还是一副揪心的神色,“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从杭州到我们这里要2小时30分钟,村里路也不通,农房都是木结构的,等救火车开到,房子都烧成灰了……我帮忙救出了2个人,但是房子被烧光了,看着就要掉眼泪……从此,我就存了这个心,要帮忙救火、救人性命。”
这个12岁就为邻舍赴汤蹈火的热血少年,长成了一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义汉子。“我好管闲事,看到有人吵闹,会过去做娘舅劝架。”李立兴办起制衣厂后,实力越来越强,这“好管闲事”的脾气也一直没改,豪侠仗义的性格始终有口皆碑。2003年,在萧山区浦阳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了金利浦消防救援队,“那时镇里出10万元,我掏了10万元,这支队伍有了第一辆消防救援车。”
当时,李立兴立下规矩:所有队员24小时待命,浦阳镇境内发生火情,10分钟内一定赶到;浦阳镇周边发生火情,20分钟内也一定赶到。
队员们有轮值制度,身为队长的李立兴,则是身先士卒事事到场。他总是身穿蓝色救援服,对讲机24小时不离身,睡觉时就放在床头柜上。有时半夜发生情况,他会直接从家里出发,开车赶去现场和队员们汇合,甚至连家门都忘了锁。
一次,有个封闭式房子里燃起大火,队员李波本想撞开门进去,却被气浪逼得差一点摔倒。李立兴从后面一把抱住他,关切道:“没事吧?你先退后!”接着,他端着水枪撞开门,冲进火海去了。李波说:“那一刻我真是很感动,他每次都亲自上阵,很了不起!”
很多人不理解,身为企业老总,干嘛还亲自参与救援?李立兴说,年轻队员有不少来自甘肃、陕西、四川等省份,自己是萧山本地人,对地势村貌比较了解,可以有效指导队员们开展救援工作。“我是队长,要对队员们的安全负责,我带10个人上山抢险,就要把10个人都带下来。我们不仅要救人性命,也要保护自己,让家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