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争议背后的隐情:哪种说法都有依据( 二 )


从史料中得出的这个结论让杨站长更加疑惑 。他周围的铁路工人以及他自己都只知道隧道中有一口竖井 , 而且这都是亲自探访后得出的结论 。如果另一口井在施工结束后被填充或者封闭 , 起码也会留下一些痕迹 , 可现在连一点儿痕迹都找不到 。而小学课本中“凿一个竖井”这个说法 , 又是从何而来呢?
带着这个疑问 , 继续查找1915年詹天佑亲自编写出版的《京张铁路工程纪略》(以下简称《纪略》) 。关于八达岭隧道“在山洞”一章中有着这样的记述:“八达岭山洞因洞身过长 , 仅恃两端开凿之法费时必久 , 故于洞身之中部开辟大井 , 与两端同时并进……是井之深为八十四尺 , 井径为十尺……”在这段话中 , 仅仅提到了一口大井 , 同时在示意图中也展示了一口竖井的工作场景 。《纪略》作为一本详细记录京张铁路修建过程的专业书籍 , 如果当时确有两井 , 是不会仅仅记录其中之一的 。这段文字不仅印证了杨站长的说法 , 也为小学课本中“一口井”的说法找到了依据 。
由此可见 , 詹天佑先生在不同场合对于竖井的描述也并不相同 。本想解开谜题 , 却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 难道詹天佑先生自己也记错了 , 还是另有隐情呢?
■合理推断破解谜题
从如今的小学课本到百年前的历史资料 , 依旧没搞清楚究竟挖了几口井 。继续查阅资料后发现:原来 , 很早以前詹天佑先生的嫡孙詹同济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詹同济先生一直以来致力于祖父书信、日记和手稿的整理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 , 他对八达岭隧道竖井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詹同济先生曾多次前往现场观察 , 并向多位参与过京张铁路工程的老工人和负责隧道维护工作的铁路工务部门了解情况 , 发现现在隧道内只有接近中点位置有一座直井 , 作为通风井一直使用至今 。从竖井的直径尺寸看 , 可以断定 , 这就是史料文献中描述过的“大井” 。那“小井”究竟存不存在呢?
经过实地探访 , 詹同济先生给出了这样的推断 , 他认为八达岭隧道靠近青龙桥一侧 , 山坡陡峭 。而另邻近康庄一侧 , 山势稍微平缓 。如果全段都以隧道形式修建 , 工程量大 。而如果康庄一侧修筑成深挖路堑 , 则要相对经济 。因此 , 除了在隧道中部一带下挖一口大竖井之外 , 另在隧道的康庄出口附近下挖一竖直小井 , 这样 , 同时施工就有六个工作面 , 会大大缩短工期 。随着康庄一侧隧道的深入和路堑的深挖成功 , 先前山岭上的小井也就逐渐变成露天开挖工作面 , 并最终随着路堑的形成而消失了 。
今天 , 当你游览八达岭长城时 , 依旧能见到位于竖井上端的隧道通风楼 , 隧道建成后 , 大井变成了通风井沿用至今 。我们也终于在一百年后揭开了八达岭隧道竖井的神秘面纱——在隧道开挖期间的确存在过两口竖井 , 而隧道完工后则只有一口大井得以保留 。《纪略》出版于1915年 , 此时京张铁路已建成多年 , 詹天佑先生在书中只提到大井是正确的 。而《詹天佑》这篇小学课文虽然有几个版本 , 这样看来也都各有依据 , 不好简单地区分谁对谁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