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1712),玄烨最后废掉皇太子,决定不再设立皇储,企图在对诸皇子的考察中挑选接班人 。传说他本来并无意立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为皇储,可到晚年他发现胤禛的儿子弘历(即乾隆帝)生而颖慧,天资聪明 。弘历六岁就学,先后受读于福敏、朱轼、徐元梦、蔡世元、蒋廷锡、张廷玉和嵇曾筠等人 。他“过目成诵,课必兼治,进业日勤,动契夙梧” 。据《清实录》记载:弘历十二岁时,在圆明园“楼月开云”(即牡丹台)晋谒祖父康熙帝时,康熙帝“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抚视周挚,备荷饴顾恩慈 。亲受书课,教牖有加,偶举《爱莲说》以试诵解融彻,奖悦弥至” 。另据吴振在《养吉斋余录》中记载:“高宗(即乾隆)六岁,随世宗(即雍正)至热河,住狮子园读书 。十一岁随世宗至山庄内观莲所廊下,圣祖(即康熙)命所读经书,不遗一字,近侍皆环听耸异 。”同时,还让他“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肆辄擅能,精传家法 。”康熙帝对他的培养,“过于诸皇孙” 。同时,康熙帝晚年夏秋之际,巡行避暑山庄时,让弘历与他同住“万壑松风”轩;木兰秋狝时,也带着弘历同往 。有一次康熙帝用虎枪射倒一只大熊时,命弘历补射,“欲初围即获熊之名耳”;不料到弘历刚一上马,那只大熊又突然站立起来,扑向了他,多亏康熙帝又及时补射了一枪,才化险为夷 。于是康熙帝认为弘历很有福气,遂“益加宠爱,而燕翼之贻谋因之而定也” 。于是才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帝 。
从雍正帝开始,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乃至咸丰帝等几代皇帝,都是在长大成人,具有较为丰富的学识与阅历后才登基称帝的 。在他们做皇子的时候,就受到了许多严格的教育与训练 。其中读书、习武就是必修之课 。
雍正帝统治时期,为了更好地让皇子读书,并联系彼此感情,特意建立了“上书房”(前期亦称“尚书房”) 。正式规定皇子、皇孙六岁(虚岁)即入“上书房”读书(乾隆帝少年时也曾在“懋勤殿”读过书) 。
“上书房”坐落在乾清门的左侧,共有“五楹,面向北”,其中屋有三层,分别为“前垂天贶”、“中天景运”、“后天不老”,故有“三天”之称(另外乾隆帝在圆明园书房内也亲笔题了“先天不违”、“中天立极”、“后天不老”三块匾额) 。
“上书房”“近在禁御,以便上稽察也” 。雍正帝还亲笔题写了“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名理为先”的楹联悬挂之内;并特派汉、满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任总师傅 。皇子、皇孙在他们的严格管教下,学习满、蒙、汉(有时也学些藏文与维吾尔文)等文字;同时还学习“儒学”,主要是“四书”(即《论语》《中庸》《大学》和《孟子》)与“五经”(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与《春秋》)以及国史、圣训、策问、诗词歌赋、书画与“禁习时艺”等 。每个皇子都配有汉师傅,人数多少不定,总管教学事务的称“总师傅” 。
同时由于清朝是“马上得天下”,故对皇子、皇孙的骑射武艺的训练也十分重视 。因此除汉师傅外,还从满、蒙大员中选出了师傅,名为“谙达”(满语,汉译为“宾友”、“伙伴”等;同时也是某种差使、教习的称号) 。在“上书房”任教的人,均是从八旗的大员中遴选的满语娴熟、弓马武艺超群的人才 。“谙达”又分为“外谙达”与“内谙达”;教弓箭、骑射的称“外谙达”,每位皇子配有五名,为其管理鞍马、弓箭,并“教演鸟枪”等事;教满、蒙语文的为“内谙达”,一般有三人 。管理上书房诸庶务者称为“总谙达” 。他们更番入卫,轮流值班 。
-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 揭秘:梁山好汉中竟然隐藏着一个大汉奸卖国贼?
- 揭秘:金庸小说中的隐士都有哪些武林高手?
- 古代公主悲催性生活清朝格格专捡宫女二手货
- 揭秘珍妃犯了什么错慈禧太后竟让她裸身受罚?
- 揭秘:项羽的祖上居然不姓项?
- 揭秘:李白如何从默默无闻到出人头地
- 揭秘:窃符救赵成功是因为如姬爱上信陵君吗?
- 大清朝的嘉庆皇帝不喜欢贪官和珅喜欢谁
- 清朝轶事:清朝的查赈大员到底是怎样被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