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和平逼退清帝:四百万两优待费耍噱头( 二 )


内阁会议,余力疾至内阁,醇、庆诸王及蒙古王公均到 。袁世凯以疾辞,遣赵秉钧、梁士诒为代表 。最可愤者:群臣列坐二三刻钟之久,惟彼此闲话,不提及国事 。余不能耐,遽诘梁、赵曰:“总理大臣邀余等会议,究议何事?请宣言之 。”
赵秉钧曰:“革命党势甚强,各省响应,北方军不足恃 。袁总理欲设临时政府于天津,与彼开议,或和或战,再定办法 。”
余曰:“朝廷以慰庭(袁世凯字)为钦差大臣,复命为总理大臣者,以其能讨贼平乱耳 。今朝廷在此,复设一临时政府于天津,岂北京之政府不足恃,而天津足恃耶?且汉阳已复,正宜乘胜再痛剿,乃罢战议和,此何理耶?”
梁士诒曰:“汉阳虽胜,奈各省响应 。北方无饷无械,孤危已甚 。设政府于天津者,惧惊皇上也 。”
余曰:“以前发捻之乱,扰及畿辅,用兵几二十年,亦未有议和之举、别设政府之谋 。今革命党之势,远不及发捻,何乃辄议如此?若用兵筹饷之事,为诸臣应尽之责,当勉为其难 。若遇贼即和,人尽能之 。朝廷何必召袁慰庭耶?”梁、赵语塞 。
面对气势汹汹的主战派,袁世凯自有手段 。当时袁世凯以军饷缺乏为由,说动隆裕太后要求王公大臣“毁家纾难” 。清廷无奈,只好下谕:“著宗人府传知各王公等,将存放私有财产,尽力购置国债 。”以号召皇族全力购买国债,支援军用 。可纾难虽人人之所欲,毁家就人人之所不欲了,实际上在京城内,皇族没有几个人响应 。经袁世凯这一倡导,满族王公大臣,便再也不敢轻言对革命党作战了 。
此时的清廷早已奄奄一息,而待到孙中山做出清帝退位后辞职的承诺后,袁世凯才决定把清廷推翻 。1月16日,袁世凯内阁全体成员联名上“合词密奏”,袁世凯亲自出马说服隆裕太后,请求清帝退位 。1月17日,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召集王公大臣,举行第一次御前会议,商议清帝退位的事情 。此时的隆裕太后摇摆不定,尽显软弱,《恭亲王溥伟日记》记录下了当天太后同王公大臣们的对话:
太后问曰:“你们看是君主好?还是共和好?”
皆对曰:“臣等皆力主君主,无主张共和之理 。求太后圣断坚持,勿为所惑 。”
太后谕:“我何尝要共和,都是奕劻同袁世凯说,革命党太厉害,我们没枪炮,没军饷,万不能打仗 。我说,可否求外国人帮助?他说,等同外国人说说看 。过两天,奕劻说,外国人再三不肯,经奴才尽力说,他们始谓革命党本是好百姓,因改良政治才用兵,如要我们帮忙,必使摄政王退位 。你们问载沣是否这样说?”
醇王对曰:“是 。”
臣伟对曰:“既是奕劻这样说,现在载沣已然退政,外国何以仍不帮忙?显系奕劻欺罔 。”
那彦图奏曰:“既是太后知他如此,求嗣后不要再信他言 。”
臣伟奏曰:“乱党实不足惧,昨日冯国璋对载泽说,求发饷三月,他情愿破贼 。”
太后问载泽:“有这事否?”
载泽对曰:“是有 。冯国璋已然打有胜仗,军气颇壮 。求发饷,派他去打仗 。”
太后谕:“现在内帑已竭,前次所发之三万现金,是皇帝内库的 。我真没有 。”
臣伟碰头奏曰:“库款空虚,焉敢迫求 。惟军饷紧要,饷足则兵气坚,否则气馁兵溃,贻患甚大 。从前日俄之战,日本帝后解簪饰以赏军,现在人心浮动,必须振作 。既是冯国璋肯报效出力,请太后将宫中金银器皿赏出几件,暂充兵费,虽不足数,然而军人感激,必能效死 。如获胜仗,则人心大定,恩以御众,胜则主威,请太后圣明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