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被慈禧太后赶回了老家,并且接受地方官监管,但是他瞧不起地方官,不肯敷衍他们,或许还想着有光绪帝掌握大权的一天,他就可以起复任用 。自然,历史上说,老翁没能等到那一天……翁同龢是哪里人?
这个好记,清末有一副巧联流传甚广:“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骂李鸿章,下联斥翁同龢 。
所以出过两代帝师的翁家是钱谦益的同乡,江苏常熟 。
翁同龢因为得罪了西太后,被赶回老家 。
在当时这不算丢脸,还可以美其名曰“养望林下” 。
他也着实过得不寂寞,皇上方当盛年,等到太后百年,他这个老师说一声“起复”,还不照样入他的军机?还许当个领班大臣 。
所以门前照样车水马龙,倒好象翁大人并未革职,是回乡省亲,小住数月 。
翁同龢是晚清大书家之一,每天总要写上十余幅字,以消日遣怀 。
但是他很少答应别人的求字,亲朋好友,求十回也未必到手一张半张 。就连顶头父母官,常熟朱知县,翁同龢也懒得敷衍,随他百计请托,片纸不入公门 。
不怕县官,就怕现管,一个革职的乡绅,还这么NB?
朱知县恨得咬牙切齿,一点办法没有 。
翁同龢书法
造化小儿看得有趣,手指轻轻一拨,时更势易 。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京中消息一天一个花样,最后是上谕到:奉懿旨,翁同龢荐引匪人,有“康有为才胜臣十倍”之语,着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
朱知县一跤跌到青云里,从此每天前往翁府,召集翁家所有奴仆,一一询问:中堂今天干嘛啦?上午?下午?晚间?夜里?吃了啥?见了谁?言谈间可有大不敬的地方?必把翁家上下折腾个底儿掉 。
翁同龢这个气呀,可他是清流领袖,一代大儒,总不能跟这种庸吏当面翻脸 。
也罢,你不是奉旨管束我的一举一动吗?
老臣领旨,豁出贴补家人几双鞋钱,与我每隔几个时辰,往知县衙门送一封小札,上写:翁某欲往后院走动,请老父台核示 。
或是:翁某家中饭熟,将进食,请老父母巡视 。
再不就是:翁某午睡片刻已醒,现坐于厅上与客略谈,请老父母详察 。
最后一封书信,内容是:翁某今日洗足,请老父台驾临看管 。
翁老爷子也写出神气来了,两页八行,写得飘洒自得,夭矫不群 。
第二天果然清静了 。翁同龢捻髯微笑,姜还是老的辣 。
翁同龢故居彩衣堂
过得两日,突然有人急急来报:朱知县将中堂大人请看管洗足的信函,用白绫裱成合锦条幅,挂在县衙花厅,逢人便夸,说古人有“争座位帖”,今有中堂的“洗足帖”,大可辉映古今,合为双璧云云 。
现在合县士绅都知道中堂大人请知县来看自己洗脚 。
翁同龢的老脸红没红?
不知道 。反正他要求收回这幅书法作品 。朱知县这个SB,居然收了他一屏一对,就把信还给翁家 。
不用说了,什么也不用说了,这幅本可成为书法史文化史经典作品的书法,肯定被老翁烧了……朱生,你知不知道,翁中堂的对联、屏风,京师琉璃厂有不少卖的?
补记:突然想到前几年关于鲁迅日记中“濯足”是否代指性交的争议,嘿嘿,脚,以及对脚的洗涤,在中国文化史上,还真是个意义丰富的符号 。
【帝师翁同龢写了封翁某今日洗脚的帖子送到县衙门】
- 先秦大儒荀子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头牌帝师?
-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龢:你能吃得起鸡蛋吗?
- 明朝帝师是什么职业?明朝的帝师是怎样产生的
- 明朝的帝师是什么样的?帝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 明史趣闻:为什么说帝师会成为高危职业?
-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龢吃得起鸡蛋吗
- 泰国古巴因师傅介绍 古巴帝师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