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吴用略施诡计李应就被赚上了山( 二 )


本来 , 三家联盟就是防备梁山泊的 , 李应应该知道 , 救一个时迁这样的人 , 就是通同反贼 。这就是说 , 是他首先破坏了三家达成的契约 。如果说 , 前面是因为杜兴传话 , 他还不知道时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 那么 , 后来他自己找上门去 , 祝彪已经给他把话说清楚了 , 他仍然不肯收手 , 这就是有意为之了 。当时的李应 , 可能在面子上有点儿过不去 , 想凭着自己的本事挽回这个面子 , 但事情过后 , 他是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后果的 。所以 , 当这个假知府说祝家庄把他告下了 , 李应不会再去考虑这个知府是真是假 , 而是急于辩白自己有没有通同梁山泊 。俗话说“心里无闲事 , 不怕鬼叫门” , 正因为李应自知做了亏心事 , 所以才不分真假乖乖的跟着那个假知府前去“对理” 。
封建社会 , 人是分等级的 , 尤其是官和民那区别是非常大的 , 一个人一旦当了官 , 那毫无疑问就是“光宗耀祖” 。就像后世那个范进 , 一旦中了举人 , 连老丈人都对他态度十分的谦恭 。所以说 , 像李应这种人 , 在村里他可以是老大 , 祝家兄弟抹了他的面子他定要拔刀相向 , 但见了官员却立刻表现的毕恭毕敬 。所以 , 当庄客前来报告说知府来了 , “便问祝家庄事情” , 李应没有丝毫疑问 , “慌忙叫杜兴开了庄门 , 放下吊桥 , 迎接入内”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畏官心里 , 生怕迎接的慢了 , 当官的心里不舒服 , 因而对自己不利 。
像李应这种心态 , 现实生活当中比比皆是 , 即便是《水浒传》当中也有一些例子 。比如说宋江 , 他为了到华州救鲁智深等人 , 劫了宿太尉 , 扮作钦差 , 不仅骗过了西岳庙里的观主 , 连华州太守派来的推官也骗过了 , 说到底 , 就是这种民畏官、下畏上的心理使然 。还有那个高俅 , 好汉们个个恨他恨得咬牙切齿 , 尤其是宋江 , 可真见到了高俅 , 立刻就表现出一副低眉顺耳的架势 , 这是那个时代人们骨子里的东西 , 道不清长短 。封建社会的官员都穿官服 , 要想了解一点儿民间事情 , 只能是换上便服出行 , 这叫做“微服私访” , 为什么?就是官和民是不平等的 , 穿着官服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所以 , 李应尽管是庄主 , 但仍然是民 , 见了官 , 必须下跪 , 一个知府进了家门 , 李应没有吓傻 , 已经很是一个“好汉”了 , 再让他分清真假 , 也实在是难为他 。
除了李应自身的原因之外 , 还有一点 , 就是宋江设计安排的比较周密 。在人员安排上 , 知府和贴身人员 , 除了官员就是读书人 , 也就是说 , 这些人曾经当过官 , 或者是有准备当官 , 所以装起来很像 。至于那四个都头 , 倒不用考虑别的 , 武艺高强就行 。在时间上 , 宋江安排在打破祝家庄不久 , 这让李应来不及到衙门里去打探消息 。进了庄 , 一班人直接进入李应家内 , 说话直奔主题 , 不给李应辩驳猜疑的时间 。两三句话之后 , 直接就把人带走 , 可以说 , 李应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小心应付的状态之下 , 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怀疑 。李应上山 , 是宋江事前的打算 ,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 宋江又做了精心的设计 , 这是一个信号 , 说明宋江已经开始主动网络天下好汉前来梁山聚义 , 以便共同“替天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