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的迁都如果能实施或许历史为之改变( 二 )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 , 所以最初定都开封谈不上选择 , 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承袭 。开封确实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 , 此前定都于此的都是短命政权 , 但宋太祖雄才大略 , 大宋开国后即开始为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 , 战略上以攻为主 , 战场主要在别人的地盘上 , 十多年来国都从未受到过威胁 , 而开封的通达便利更成为了利兵利战的优势 。应该说 , 宋初定都开封是符合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客观需要的最佳方案 。
问题在于 , 当大宋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南方诸国而将目光转向北方时 , 形势却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北方的契丹 , 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 , 成功阻止了宋军向北的步伐 。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汉 , 皆受挫而返 。当战略上的进攻转化为对峙 ,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帝王 , 除了因力不从心而产生失望和无奈 , 也当然会意识到巨大的危险 。北汉在黄河以北 , 与汴梁仅相隔一河 。而强大的契丹也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 , 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 , 如何抵挡辽军铁骑?
要保证四战之地的安全 , 只能以兵为险 , 所以驻守开封的禁军数量急剧膨胀 。那些已经习惯于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们 , 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师或许会感到心安 , 而太祖则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军队庞大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他提出迁都洛阳就是为了“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 , 只可惜 , 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大臣们的理解 , 最终在赵光义“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 , 不得不做出妥协 。
其实 , 对于这次迁都之议还有另一种猜想:御弟赵光义早有谋位的野心 , 一直在做着精心准备 , 他作了十几年开封府尹 , 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 。不管太祖对此是不是有所觉察 , 迁都之议对赵光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 所以他当然要竭力反对 。而大臣们不过是受了他的鼓动 , 帮他制造氛围而已 。这样的分析“阴谋论”色彩过重 , 却并非没有道理 , 此后事态的发展 , 甚至包括太祖几个月后的诡异死亡 , 都可以作为怀疑赵光义的理由 。
在最终做出妥协时 , 太祖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 , 天下民力殚矣!”此语在百年以后验证 。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 , 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 。开封终于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军攻陷 , 北宋灭亡 。
当年 , 在从洛阳返京途中 , 行至巩县(即今巩义) , 太祖前往父母茔地——永安陵进行了祭奠 。在陵园神墙的角楼上 , 他怅然四顾 , 思叹良久后 , 抽出一支雕翎箭 , 张弓射向远野 。看着那支箭在远处无声落下 , 他长叹一声 , 告诉身边众臣:人生终须有归宿 , 今日箭落之处 , 就是我死后长眠之所 。说完 , 取出那个玩具石马 , 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 , 并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 。这就是传说中太祖永昌陵的来历 。
那支利箭脱弦之初可以射穿敌人的铠甲 , 而最终却免不了凄然无力的坠地 , 一代圣主的故事至此也即将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