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从内城迁至外城
早年间 , 北京人将制作、出售烟花爆竹的商家称为“花炮局”或“花炮作” 。明清时北京内城的居民多 , 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家家都要燃放烟花 , 所以“花炮局”的生意异常红火 。这些“花炮局”以作坊式的前店后厂居多 , 平时卖些杂货 , 而一进腊月就以赶制、出售各种燃放烟花为主 。制作花炮是比较危险的 , 稍有不慎就会出事儿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 , 西四牌楼东南角的“隆兴号”花炮局为了正月里多卖些钱 , 从乡下找来十几个人 , 昼夜赶制花炮 。不到腊月二十三小年 , 赶制出的各种花炮已把屋里屋外堆得满满的 。没想到门口放着的火炉子被一个小伙计不小心碰倒了 , 几个火红的煤球滚到花炮旁 , 瞬间一声炸响 , 紧接着就是连环阵般的巨响 , 屋里屋外的花炮全被引燃 。当西城兵马司(清代京城负责治安、火禁及疏理沟渠等事的官衙)的人赶到时 , 三间门脸房已经炸塌 , 还炸死炸伤十几人 , 并殃及了左右十几家商铺 。兵马司官员察看完火情后 , 不敢怠慢 , 急忙上报都察院(清代兵马司隶属于都察院) 。都察院的一位御史亲自到“隆兴号”巡察 , 他见场面惨烈无比 , 赶紧将火情禀报朝廷 。乾隆皇帝闻听后又气又怒:眼看就要过大年了 , 本是万民同乐的时候 , 可京城里却发生如此严重之火情 , 实为不吉利 。于是他传下谕旨:令都察院彻查兵马司衙门对“花炮局”督查不力之官员;令专门制作烟花的“花炮局”全部迁至外城;令“花炮局”限量购买制作花炮所需之硝磺 , 违者重惩 。
五城兵马司遂将内城专门制作烟花的“花炮局”关张 , 令其迁到外城 , 但也有私下里制作烟花的 , 被发现后受到严厉处罚 。
到了光绪年间 , 朝廷对烟花爆竹的制作已疏于管理 , 内城里又出现了制作烟花的“花炮局” 。民国时期内城大大小小的“花炮局”有上百家 , 比较著名有“德聚号”、“五和成”、“永庆号”、“九隆斋”、“顺成号”、“达丰号”等“花炮局” , 且多处于人员密集的街巷之中 , 所以民国时的警察厅也曾下令 , 所有制作烟花的“花炮局”迁到了外城 , 且远离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外沿街民居密集地段 。
道光十七年正月开始
圆明园“山高水长”的“火戏”被取消
“山高水长”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 在圆明园东南隅 , 建于雍正初年(1723年) , 最初称“引见楼” , 是清朝历代皇帝宴请外藩使节及王公大臣观看游艺节目的地方 。每年元宵节前后 , 皇帝要在此举行盛大的“火戏” , 也就是放烟火 , 观灯戏 , 场面壮观 。
元宵节“火戏”的准备通常从头年的十二月开始 , 由圆明园“花炮作”和内务府“营造司”负责烟火准备、安装烟火盒架、搭灯棚等 。根据《清朝野史大观》和《檐曝杂记》等文献记载 , 每年元宵节前夕 , “山高水长”宽阔的地面上 , 便耸立起几十个烟火盒架 , 楼前月台上左右各有一扇面形高达17 米的烟火牌楼 , 大架高悬 , 十分壮观 。鉴于烟火花炮的施放事关安全 , 因而每年正月初二由内务府钤用堂印 , 行文提督衙门拨派官兵 , 在圆明园花炮库周围看守火烛 , 赶逐闲人 ,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直到正月二十日差务告竣 , 方受命撤回 。
- 包拯也曾判糊涂案:被小吏犯人联手蒙骗
- 北京城区可以养拉布拉多吗
- 曹操也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却拒之门外
- 五角六张是什么意思 五角六张
- 清代官场:翰林夫人用胸为尚书干爹焐朝珠
- 长命富贵背金玉满堂花钱价格清代 長命富贵背金玉满堂宽边都有多大尺寸
- 揭秘:为什么康乾盛世多清官?清代清官产生原因
- 盘点清代学霸皇子:康熙的皇子个个是栋梁之材
- 越过山丘美不胜收什么意思 美不胜收什么意思
- 名将袁崇焕也曾攀附阉党还给魏忠贤建了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