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多|虎年说虎:拜年不能只会“虎虎生威”,古诗文里的老虎了解一下( 三 )


跟“大人虎变”不同 , “君子”指辅助“大人”的有才之人 , 他们的变化如同豹子的成长 , 从初生时期的蓬松一团、灰头土脸 , 到长成后的毛色亮丽、敏捷迅猛 , 这就是“君子豹变”;“小人”主要指老百姓 , 他们要顺应社会的变化 , 洗心革面 , 这就是“小人革面” 。
阴多|虎年说虎:拜年不能只会“虎虎生威”,古诗文里的老虎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接下来是《史记》 。 《史记·李将军列传》的主角、“飞将军”李广善射 , 其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广出猎 , 见草中石 , 以为虎而射之 , 中石没镞 , 视之石也 。 因复更射之 , 终不能复入石矣 。 广所居郡闻有虎 , 尝自射之 。 及居右北平射虎 , 虎腾伤广 , 广亦竟射杀之 。 ”
威风凛凛的大老虎 , 在李广的故事里成了小可怜 。 射杀老虎固然厉害 , 而“误射”老虎、实为石头的那个故事更加精彩 , 以至于唐朝诗人卢纶以此为原型 , 创作了著名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 , 没在石棱中 。
“龙从云 , 虎从风” , 飞将军肯定知道这个道理 , 难怪他警惕性这么高 , 爆发力这么强 。 说实话 , 老虎如果听说了这个故事 , 也应该倒吸一口凉气 , 感到很是幸运 。
寓言里的老虎
说完典籍中的老虎 , 我们再说说各种古代寓言里的老虎 。
《战国策·楚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 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 , 得狐 。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 天地使我长百兽 , 今子食我 , 是逆天帝命也 。 子以我为不信 , 吾为子先行 , 子随我后 ,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 故遂与之行 。 兽见之皆走 。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 以为畏狐也 。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 带甲百万 , 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 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 犹百兽之畏虎也 。 ”
这就是“狐假虎威”故事的源头 。 而且 , 这是一个“故事套故事”的套路:楚王问群臣 , 北方诸国是不是很怕我们的将军昭奚恤呀?大臣江一用“狐假虎威”的故事来说明 , 他们不是怕昭奚恤 , 而是怕大王您啊!
这真是一个绝佳的“彩虹屁” , 同时又不露声色地狠“踩”了政敌一脚 。 在这个故事里 , 老虎给人一种萌蠢的感觉 , 狐狸也是冰雪聪明的样子 ,百兽齐齐出动 , 有一种“疯狂动物城”的既视感 。
阴多|虎年说虎:拜年不能只会“虎虎生威”,古诗文里的老虎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黔之驴
唐 柳宗元
黔无驴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至则无可用 , 放之山下 。 虎见之 , 庞然大物也 , 以为神 , 蔽林间窥之 。 稍出近之 , 慭慭然 , 莫相知 。
他日 , 驴一鸣 , 虎大骇 , 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 甚恐 。 然往来视之 , 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 又近出前后 , 终不敢搏 。 稍近 , 益狎 , 荡倚冲冒 。 驴不胜怒 , 蹄之 。 虎因喜 ,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 , 尽其肉 , 乃去 。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 , 声之宏也类有能 。 向不出其技 , 虎虽猛 , 疑畏 , 卒不敢取 。 今若是焉 , 悲夫!
乐府诗中《猛虎行》
《乐府诗集》 , 是中国古代乐府诗歌的总集 。 诗集中有一个专题门类 , 就叫《猛虎行》 。 通过这些诗歌 , 我们可以窥见猛虎的不同侧面 。
猛虎行
南北朝 谢惠连
猛虎潜深山 , 长啸自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