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狐朋狗友为何却都是治国将相之才?( 二 )


所谓的“治国大才”都是锻炼出来的 。治大国就像炒一道菜,得选好食材,掌握好火候,搞对工艺流程,最关键的是要去“做”,通过不断的做和实验,不断总结和改善,才最终成为食神!道理是一样的,所谓治国大才,出生时也与常人没什么两样,同样需要喂奶,没长什么三头六臂,至于那种出生有异象的说法,多半是附会而已 。名将是打出来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才是最厉害的 。如果有一天,你单位的领导要给压担子,就代表要提拔你了,因为给你锻炼的机会啊!在大争之世,刘邦团队怀着开放的心态,在混乱中学习、成长,能力一点一点提升,他们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让自己变得更强,他们不相信宿命论,不相信“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而是坚韧不拔,屡败屡战,最终反败为胜,逆袭成功,问鼎冠军!
网络配图
在这样一个淘汰赛过程中,他们的心胸、格局和能力是一步一步修炼起来的,并非一开始就具备了治国的能力,假如真的把一个小小的亭长立马提拔到皇帝位置,十有八九估计没有好下场!虽然刘邦曾经做过亭长,但是坐拥天下后,刘邦早已不是那个做亭长时的刘邦,因为他已经“脱胎换骨” 。请诸位记住:英雄不问出处!别老是他妈盯着一个人的过去,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如何把握当下,决胜未来!
和其他诸侯相比,这样的出身当然先天就有劣势,无论是整个集团的威望、号召力,还是成员们的眼界、能力等素养,都比不上六国贵族 。不过他们有两点优势,是项羽等贵族无论如何比不上的 。
首先是对底层民众的了解 。他们本身就来自普通百姓,都能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 。楚汉战争中也就相对注重争取民众的支持,比如入咸阳后的秋毫无所犯,绝对会为刘邦大大加分 。再比如,刘邦军之前也有过屠城,但之后改弦更张,开始注重保护百姓 。民众的支持是刘邦集团胜利的根本原因 。
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对秦政的熟悉 。刘邦本人,还有萧何、曹参、任敖、周苛等,都是秦国基层公务员,既体察民情更熟悉秦朝的制度,十几年的时间足够他们认识到秦政的先进性,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就有意识的在军中推行军功爵,樊哙列传里就明确记载了他每一战斩首多少、得哪一级爵 。立国之后,刘邦集团更是毫不犹豫地原样继承了秦制 。这种政治眼光,是包括项羽在内的哪个六国贵族都办不到的 。
相比而言,他们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缺陷,都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弥补的 。所以说,题目中说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倒不如说他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并在长期奋斗中得到了持续的成长 。
网络配图

良驹不与驽马为伍,志士不与盗贼同路!一个讲义气的人身边总能聚集起同样舍生忘死的朋友!有了目标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去完成!所以刘邦手下都不自私自利,刘邦又宽怀大度,钱财职位该给就给!所以有人拼死效命!如周苛纪信!相比之下,项羽,陈胜的军队因为心不齐,又过于在意钱财功名!所以初期刘邦这种盈利模式是亏本的,后期却能赚钱,项羽陈胜的模式前期凶猛,后期乏力,各自为战,相互猜忌!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
刘邦有朋友,项羽也有,我们也有,刘邦的朋友成了治国大才,项羽的朋友有的选择背叛,有的牺牲,因为命运不同才有了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