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哪位不是J家艺人 三浦春马是j家艺人吗( 二 )


2017年,有一条微博引起舆论瞬间爆炸 。主持人张洪杰在微博爆料称,在饭桌上听说鹿晗接了一部戏,片酬高达1.3亿人民币 。这个天文数字简直超出了观众的承受能力 。要知道那时候的鹿晗就算有专业演员也是个不情愿的回归男剧团艺人 。但很快当时并不酷的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就主动反驳鹿晗的传闻,称鹿晗拍摄《择日故事》只收了8000万 。其实当年鹿晗也开拍了一部剧,就是著名的《上海堡垒》 。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我似乎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地球防御联合指挥部的场景是在小区的安防监控室拍摄的 。司机的制服像cos服,模拟格斗训练的装备是从我家隔壁的游戏厅租的 。的确,地主没有任何多余的食物 。
很快鹿晗工作室出来辟谣,称谣言止于智者 。但是鹿晗当年赚了多少钱是有公开数据的 。2017年,鹿晗位列中国名人收入榜第二,仅次于范冰冰,总收入1.8亿人民币 。同年日本片酬最高的男明星收入多少?日本媒体给出了一份猜测清单 。其中,片酬最高的男星是福山雅治,高达7亿日元,相当于4000万人民币 。第二名是酒井正人,比3.8亿日元少很多,折合人民币2500万 。第三名是木村拓哉,为2.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760万元 。我们看到了这三位在资历、作品、国名上可以说与“小鲜肉”不同的大咖 。日本女明星收入排名第一的绫濑遥为4.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000多万,而女明星范冰冰则以2.4亿人民币高居当年中国福布斯榜首 。
如果只计算片酬,中日演员的差距就更明显了 。由于日剧的制作模式基本都是电视台制作,而不是中国影视公司制作卖给电视台,所以对演员的开价并不算太高 。一部10集的剧,每集的主演片酬是100万到300万日元,也就是6.5万到20万人民币 。例如,刚刚提到的最受欢迎的日剧女演员绫濑遥在2016年单集收入20万元人民币,并主演了一部现象级电视剧 。同期在国内有着同样咖啡之地的孙俪接手《米月传奇》一集70万人民币,而《米月传奇》却有81集!
根据日本媒体公布的数据,日本演员的平均收入为146万人民币,而处于食物链底层的偶像人均只有46万人民币 。看到这里,可以去看即将上映的《唐谭三》 。陈思诚一口气拉拢国民好感度很高的日本老中青演员的操作,除了情怀,真的很便宜 。这里比较收入并不是说谁对谁错,谁该向谁学习,只是想说明日本艺人的收入真的没有高到让他们快乐到可以承受所有压力的程度 。
但与赚钱的模式不同,在中国,稍微有点名气的明星往往自己做老板,自己成立明星工作室,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的团队 。但日本艺人大多是艺人事务所体系,明星相当于事务所的员工 。对应日本企业的年功制和终身雇佣制,每一个艺人的事业也会被打上事务所的标签,一旦被雪藏,几乎没有翻身的希望 。出于风险控制和日本自身社会氛围的考虑,事务所会对艺人的言论极其敏感 。只注重流量的“黑红”路线肯定是行不通的 。比如国内一些明星越放开自己越红,这种情况很少见 。丑闻只会带来暂时的话题,随之而来的是迅速的衰落 。这样,对于大多数日本艺人,尤其是鞋跟不稳的年轻艺人来说,在公共场合只能是一个形象,也就是正面形象 。在这样的压力下,艺人需要小心礼仪和言谈,关心一切,时刻精神饱满,把最正能量的一面展现给大众,一定程度上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波动和情绪 。
与之对应的,是日本娱乐圈有时让我们匪夷所思的“麻烦文化”和“道歉文化” 。前段时间娱乐圈有一件事让我很疑惑,就是安迪和吴亦凡的粉丝围绕《青春发簪之旅》这部剧的所谓“撕逼”大战 。在粉丝眼里,“谁最厉害”,也就是谁是该剧的绝对明星,谁在后面的海报上扮演C,才是最重要的“路线问题” 。影片质量不重要,表演不重要,偶像一号的编排最重要 。要么是最好的,要么是在给其他女生的婚纱上,要么是偶像的实力和付出都被错误的付出了 。更有甚者,在肖恩所主演的电影《诛仙》中,谁是“主二迷”还真的撕裂了两位女明星的粉丝 。现在尘埃落定,就不用撕了 。金扫帚奖会一个一个拿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