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原型源渊于何时何处?说法不一曾遭贬斥( 二 )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孙夫人宋庆龄也逐渐改穿旗袍,她为了体现对民族传统的珍视和喜爱,此后几十年内无论居住在上海还是北京,她的服饰一直以旗袍为主,素雅深色的旗袍显示着从容端庄高雅的女性美,曾成为标志性的中国国服 。另据原蒋介石“士林官邸”的待从们爆料,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极爱好收藏各式各样的旗袍,她有个专门的“御裁缝”张瑞香,一年364天(过年时准休一天)不停地为宋美龄做其喜欢的多式样的旗袍,而剪裁制好后宋美龄只喜爱的看两眼然后就存放在衣橱内,其大衣橱内堆满了众多样式靓丽花色的旗袍,堪称世界之最 。
“五四运动”后北京的穿旗袍之风极盛 。在王府井、前门等地的一些服装店、绸布铺以及街市的裁缝店都用中国的传统面料丝绸锦缎等做成单、夹、棉较高档的旗袍,讲究的主人还要绣上不同的花边和吉祥的图案 。四合院里的太太小姐们发髻高挽身段婀娜窈窕多姿,体现了中国女性身上的东方神韵 。而在老北京的一些平民百姓中最流行的则是似旗袍样式的毛蓝布衫,夏天时敞身穿,冬天时套在棉袍的外边,夏暑天时还穿一种用阴丹士林布做的短袖、矮领、开衩到膝部的长褂,非常合体、省料又凉爽轻便 。这类旗袍成为解放前平民妇女和女学生们非常爱穿的服装, 突出的一点是旗袍内不穿长裤, 取而代之的是丝袜线袜和内裤 。20世纪30年代中, 北京一度提倡“新生活运动”, 反对当时流行的无袖旗袍, 认为它过于暴露而有伤风化, 为此事当时的北平市长袁良,还曾亲自到中山公园大门口去捉拿过穿无袖旗袍的女性, 曾惹得议论纷纷 。解放以后穿旗袍之风俗曾一度绝迹,很多精致的旗袍被焚毁或压入箱底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旗袍才风光又现,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改良赋予更多的新意 。这种四季皆宜的旗袍儿,给妇女们带来风采 。旗袍儿这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亮丽服装,演示着中国女性的美丽,被喻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 。穿旗袍也已成为西方乃至世界各国妇女名人的一种时髦和收藏宠物 。中国旗袍受到世人的赞美,东方妇女的美令世人交口赞叹 。


【旗袍原型源渊于何时何处?说法不一曾遭贬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