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发帖跟帖排遣愁绪的( 二 )


跟帖:和诗 有人在旅馆墙壁题诗,当然也会有人在诗壁上寻诗来读 。旅途寂寞,孤枕难眠,不如起身掌灯,寻看诗壁上的留言,倘若能读到一二首好诗,也是羁旅中一大乐事 。所以宋人说:“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 。”对此我感同身受,每次出远门,乘坐长途汽车,途中下车方便,常常以浏览公厕壁板上的留言为乐 。有时候,羁旅寂寞之际,读到那些题壁诗,还会忍不住取来笔墨,和诗相应,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跟帖” 。
宋真宗
那时候最容易引发“跟帖”的题壁诗,似乎是女子所题的诗词 。南宋人周辉,常年出门旅行,在邮亭客舍歇息时,便以“观壁间题字”为乐 。他在常山道的一间旅馆中,读到一首格调暧昧的小诗:“迢递投前店,飕飗守破窗 。一灯明复暗,顾影不成双 。”诗末署名为“女郎张惠卿” 。后来周辉回程,又投宿于此店,发现“女郎张惠卿”的那首诗,已经成了“热门帖子”,和诗“已满壁”,“跟帖”挤满了整面诗壁 。
衢州、信州之间,有一驿馆,名为“彡溪” 。周辉在这个“彡溪”驿的墙壁上,也读到一首似乎是过路女子所题的诗:“溪驿旧名彡,烟光满翠岚 。须知今夜好,宿处是江南 。”署名为“鲍娘” 。诗的意思还是有点儿暧昧 。诗后居然有当过枢密使的蒋颖叔的“跟帖”:“尽日行荒径,全家出瘴岚 。鲍娘诗句好,今夜宿江南 。”
木兰花
周辉可能觉得以蒋大人的身份,和妇人调情之诗,有点儿失身份,所以又替他辩解说:“颖叔岂固欲和妇人女子之诗,特北归读此句,有当于心,戏次其韵以志喜耳 。” 其实,宋朝大诗人在女性题壁诗下面“跟帖”和诗,并不罕见,也不丢分 。辛弃疾写过一首《减字木兰花》,其小序曰:“长沙道中,壁上有妇人题字,若有恨者,用其意为赋 。”
也就是说,辛弃疾在长沙道的客店中读到有妇人题诗,为诗中情感所触动,便和了这首《减字木兰花》 。“跟帖”最多的一份宋代“帖子”,是一位无名女子题写在信州杉溪驿舍墙壁上的生前留言 。这位女子出身于士族,遵父母之命,嫁给“三班奉职”鹿生之子 。鹿生极势利,捞到官职后,急着带着家人赴任 。儿媳刚分娩三天,也被赶着上路,途中因劳累奔波,病倒于杉溪驿舍,奄奄一息 。
鹿奴诗
临终前,她将自己的不幸遭遇,题写在驿壁上,“具逼迫苦楚之状,恨父母远,无地赴诉 。言极哀切,颇有词藻,读者无不感伤 。” 后来投宿此处的游客,读到这一题壁词,“多为之愤激,为诗以吊之者百余篇”,都为女子鸣不平,并无一人为鹿生辩护,可见当时的主流舆论并不认为一个官员不顾家人死活急着赴任是一种“大公无私”之类的美德 。
有好事的游客,还将鹿生的身份查出来——大概类似于今天的“人肉搜索”吧——原来,此人乃是宰相夏竦的家奴 。人们“恶其贪忍,故斥为‘鹿奴’” 。又有人将众人凭吊女子的诗词收录下来,编成一个集子,出版发行,这本诗集,取名《鹿奴诗》 。
【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发帖跟帖排遣愁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