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点 为科技发展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二 )


丁明磊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健康、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互联网治理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不仅让中国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科技朋友圈”,也有力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国从全球科技创新的参与者、跟随者向贡献者、引领者转变 。“中国深度参与多边科技治理机制,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 。”丁明磊说 。
日前,国际标准制定机构IEEE标准协会正式通过了“可信密态计算”国际标准的立项 。该项目由多家中国单位共同参与,为平衡大数据应用和公民隐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 。
“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已经具备探索和构建科技发展的伦理准则与治理体系的条件和能力,能够更积极地为全球提供科技治理的‘中国方案’,在世界科技竞争中争取规则制定 。为此,中国做好了组织制度和人才方面的充分准备 。”朱旭峰说 。
2019年,中国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并先后成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医学三个分委员会,加快中国科技治理与全球科技治理接轨,为中国参与世界科技治理的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话语权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支持中国科技工作者、科技组织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组织事务,支持推介中国科学家担任重要国际组织领导职务,支持在中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 。迄今,中国已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国际科技组织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专家学者人数超过1200人 。
朱旭峰表示,中国重视发挥知名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着力塑造“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品牌效应 。中国还在加速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培养能够连接科技知识、行业研发和市场动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了解科学技术的监管者和熟悉公共治理的科学家,不断满足前沿技术发展和治理的需要,充分回应科技发展中的伦理争议和国际争端 。
“中国科技工作界和科技工作者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新兴科技领域积极发声,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科技治理规则盲区参与建设新规则,在前沿技术领域和行业标准制定上发挥关键作用 。”朱旭峰说 。
以开放姿态坚持创新合作
面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一贯重视同各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
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今年发布的自然指数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率增幅高达81%,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 。其中,中国清洁和可负担能源领域研究产出位居全球第一 。此外,中国同世界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其中,中美科研合作保持韧性,科研合作程度最高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仍面临‘卡脖子’困境 。因此,有必要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科技创新经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新发展也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 。”葛天任说 。
面对国际上鼓吹科技霸权和“脱钩断链”的声音,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开放合作的态度 。
多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积极支持外籍专家牵头参与中国科技计划 。自2015年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以来,已吸引一大批外籍科学家担任项目或者课题负责人 。同时,中国陆续探索出相关政策,为外国人才出入境、就业居留提供便利 。
11月28日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按计划实施 。对于其他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国也一直持欢迎态度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
葛天任表示,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同各国加强科技务实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是中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全球科技治理提出的解决方案 。
“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 。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 。作为国际社会积极、向上、建设性力量,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促进和平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以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丁明磊说 。(采访人员林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