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有什么典故?( 三 )


本来这伯仁外表看似不睬王导,可是到了晋元帝面前,却不断为王导求情,凭仗自个的才干和三寸不烂之舌,总算让晋元帝同意不追查王导的职责 。伯仁回来的时分,路过宫门,居然对王导说了一句:”本年要杀尽叛军,换个大点的金印佩戴下“ 。
说完拂袖而去,只让身后的王导绝望透顶,所以从此王导对伯仁就充溢仇恨,友谊就此决裂 。而周伯仁回家后,担心晋元帝会受到奸臣的谗言而改动主见,所以当即书写言辞恳切的奏章,连夜上书替王导辩解 。
没过多久,这王敦带领戎行打入城中,夺取了成功,而且自封丞相,权势更大了 。有一次在朝中议政的时分,对于周伯仁这位重臣,王敦计划重用,在寻求他弟弟王导的意见时,王导至始至终一言不发,王敦就觉得既然周伯仁不能为他所用,所以直接命令将周伯仁处死 。惋惜了一代忠臣,就这样死了太不值了 。
后来,王导在收拾宫殿档案的时分,发现一些周伯仁为自个求情的奏章材料,看过以后,才知道自个误会了伯仁,当场痛哭流涕,说出一句撒播千古的名言:“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当中,负此良友 。”不过很多人也不明白,这伯仁为何要这么做呢,当时直接说明就行了,也不至于搭上性命 。
扩展资料
“伯仁”简介: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 。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 。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
周顗少年时便有重名,弱冠时袭封武城侯,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 。琅玡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顗为军谘祭酒 。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 。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 。
王敦之乱时,周顗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 。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虽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因为我的原因而给对方造成伤害 。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
王导因受其兄王敦叛乱牵连,生死攸关之际,带着一家子人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 。这时正好周顗(字伯仁)进宫,平时他们关系很好,便小声对他说:“伯仁,我全家性命就靠你了 。”结果周顗并没有理会他,便进了宫 。周顗见到皇帝,就给王导求情,说了很多好话 。周顗出宫,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顗,周顗没搭理他 。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 。回家后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言词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
王导不知道伯仁为了救自己,已经几番出手,内心反而非常怨恨他 。
后来王敦叛乱成功,总揽了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可否做三司这样的官?”王导不回答 。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 。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 。”王导还是沉默 。
后来王导发现了周顗为他辩白的奏章,周顗一直都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 。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悔恨交集,他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 。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