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达人|我在理工大“修恐龙”| 欧阳辉


人境·达人|我在理工大“修恐龙”| 欧阳辉
文章插图
川观新闻采访人员 李寰 受访者供图
最近,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忙着打包准备搬家。一具装了40个木箱的化石标本,让数十名专家学者、工人师傅为之忙碌了几个月。是什么宝贝让大家如此兴师动众?原来,这是成都理工大学的镇校之宝——合川马门溪龙。
这具“国宝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在成都理工大学“生活”了60年,即将搬入成都自然博物馆“大修”。日前,采访人员走进成都理工大学,采访了恐龙研究专家欧阳辉教授。

人境·达人|我在理工大“修恐龙”| 欧阳辉
文章插图
为镇馆之宝做“治疗”
合川马门溪龙之所以有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是因为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恐龙,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长约24米。成都理工大学借本次恐龙化石搬家之机,专门为它做了一次“全身体检”,发现有骨骼断裂、积灰和装配骨骼的钢梁锈蚀等病症,亟待“治疗”。
2021年12月中旬,采访人员来到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这里,工人师傅正在对缺失的恐龙骨骼进行复原。陈天佑师傅面前摆放着一堆恐龙化石的肋骨,从外观看不出彼此的差别,可一掂量,感觉大不一样,重的是化石,轻的是石膏配品。欧阳辉告诉采访人员:“恐龙化石很难保存完全,但作为骨架陈列,得给公众完整概念,对缺失的部分就得塑造完全,这项工作被称作‘复原’。”
欧阳辉介绍,复原工作依据脊椎动物身体结构特点,把握“左右对称、前后渐变”的原则,由专家指导呈现恐龙应有的形态、结构,当形态塑造准确后再由美工细致上色,达到逼真效果。
这次大修,将对恐龙化石进行加固处理。工人师傅用针头,小心翼翼地将加固剂注入到化石的缝隙中,增加其强度。完成了加固工作后,师傅们还要在恐龙化石的表面涂抹一层保护剂,以隔离空气中的水份,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化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延长保存时间。
为“换头”提出科学依据
尽管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相当完整,但仍美中不足,如缺失头骨、肩带和前肢等。据欧阳辉介绍,1957年发现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的时候,没有找到头骨。
1965年,合川马门溪龙在北京进行修复装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和专门从事恐龙研究的赵喜进,着实为装什么样的头骨犯难。经过与头后骨骼的反复对比,他们觉得这具恐龙与北美发现的“梁龙”最为相似,于是给合川马门溪龙骨架装配上了一件梁龙头骨的复制品。
此次为镇馆之宝大修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合川马门溪龙更换属于它正确的头骨。这项工作的推动者,正是两次发现了马门溪龙头骨化石的欧阳辉。
1983年,欧阳辉考上成都地质学院(今成都理工大学前身)的古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古脊椎动物学家何信禄教授研究恐龙。1989年,欧阳辉在自贡恐龙博物馆工作期间,参加了自贡新民乡一具蜥脚类恐龙化石的发掘,在化石发掘现场,他根据专业知识判断眼前出土的是一具近于完整的马门溪龙化石,他很兴奋,一节一节地数起了颈椎,暗忖如果能找到头骨,将是一个重大发现。于是,他指挥工人在颈椎的最前端做小心剥离,暴露出一排齐整的牙齿,这可是有头骨保存的线索呀!他果断决定将周边的围岩一起取走运回博物馆修理。通过2个月的小心修理,在那块围岩中终于呈现出一个精美的头骨。这具恐龙大长约16米,比合川马门溪龙小了不少,但二者骨骼形态特征相似,所以他和同事商量,在写研究论文时将这具化石归入马门溪龙属,命名成“杨氏马门溪龙”新种。这具恐龙由于具有完整头骨,从而证明原装在“合川马门溪龙”骨架上的“头骨”存在“张冠李戴”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