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桥来百病无,竹枝词 清 姜长卿 诗( 二 )


第十五回 正月十五,李瓶儿请西门庆家女眷吃酒、看灯,"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儿",惟月娘是大红妆花通袖袄儿 。俗话说:"要待俏,三分孝" 。白绫袄给人的印象是淡雅、俏丽,由此也增加几分轻佻 。此种仪态在元宵节这类全民参与的狂欢性节曰里是合乎情理的 。吴月娘虽也是年轻少妇,但她的家庭地位和社会身份,使她不得不扮演庄重的角色,着装要雍容华贵,举止须庄重大方,以与主妇和"大娘"的身份相称,不宜类同于一般人家的少女少妇,更不可仿效潘金莲之流,所以她总是“大红妆花通袖袄儿” 。
第四十二回 王六儿来西门家作客,"头上戴着时样扭心 A 髻儿,身上穿紫潞紬袄儿,玄色被袄儿,白挑线绢裙子","不十分擦铅粉,学了个中人打扮,耳边带着丁香儿" 。王六儿毕竟是来别人家作客,尽管风流爱俏,还是"学了个中人打扮" 。
第七十八回 也是元宵节,正逢放烟火的热闹时光,"蓝氏已换了大红遍地金貂鼠皮袄,林太太是白绫袄儿" 。林氏年纪一大把且是来作客,尚不知着装庄重一些,可见她是老不正经,与后文描写她和西门庆通奸相互呼应 。而何千户娘子蓝氏年龄不足二十,却穿"大红遍地金貂鼠皮袄",透露了她的自重 。
元宵节看灯习俗兴盛于唐宋,明朝建立以后,官方致力于恢复宋代习俗 。而明代元宵节虽上承唐宋,但在世俗性和娱乐性方面,较前代又有很大的丰富,“走百病”为此时首见 。
走百病这一习俗在明代诗歌和地方志中均有相关描述 。此俗的基本内容,万历间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中有概括的表述:"元宵游灯市,......走桥摸钉,祛百病,(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 。凡有桥之所,三五相率一过,取渡厄之意 。或云经岁令无百病,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 。是夜驰禁夜,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俱不闭,任民往来 。厂卫校尉巡守达旦 。)放烟火......部分地区还有登城、上庙、炙病、摸石等俗,亦属大同小异者 。"iii弘治间周用《走百病行》也描写了走百病的主角和目的,"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 。姨姨姥姥领小姑,撺缀梳妆走百病 。俗言此夜鬼空穴,百病尽归尘土中 。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 。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
【走过桥来百病无,竹枝词 清 姜长卿 诗】医方二钟水 。"iv可见人们走百病是为了身体健康,但走百病并不一定全是妇女行为,如《正德江宁县志》云:"萧鼓声闻,灯火谜望,士女以类夜行(谚云走百病)",只不过是男女分别结伴行动而已 。v山东有的县市也是男女同时走百病,或谓之走老貌 。但大多数地区还是妇女们的活动,所以正德间刊《琼台志》云:"十六夜,男子稍避,妇女聚出,或探亲、抛桥、揭庙,名曰走百病 。"vi嘉靖间刊《常德府志》云:"妇女相邀,成队宵行,名曰走百病 。"vii崇祯间《帝京景物略·灯市》云:"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viii由此可见,走百病在南北方的情形大致相同,名目有走百病、踏太平、走云桥、走桥摸钉等,大约皆缘行为的主旨而称 。
《金瓶梅》中写了四次元宵节,至少用了十个回目,是书中着墨最多的一个节曰 。其中尤以第二十四回的走百病最为详细,主要是描写合家欢乐饮酒过后,陈敬济带着妇女们出门放焰火、观灯、探亲 。"后来陈敬济带着众人走百病儿去,月色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绫袄儿,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 。一路又放焰火,又观灯,还去看了李瓶儿 。回家走到家门前,发现韩嫂儿在喊叫骂,原来她跟人走百病去了,家中无人,被人剜开门偷了狗及其它一些东西 。陈敬济因走百病儿与金莲等众妇人嘲戏了一路儿 。第十五回、第四十一回和第七十八回中也有七次直接提到“走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