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地域歧视玩的不亦乐乎( 二 )


宋真宗时期,皇帝想拜江西人王钦若为宰相,河北籍的宰相王旦一看他的合作对象是个南方人,不高兴了,以“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为由竭力反对 。直到王旦年老退休后,王钦若才当上宰相,成为南人为相的先驱 。
王钦若为此恨恨不平地说:只因王旦阻挠,“迟我十年作宰相!”但是这个不争气的王钦若又是个奸相,更加毁南方人声誉 。
到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更加精彩了,因为主张变法的都是南方大臣,保守的都是北方大臣,如当年在山西砸缸的司马光 。让我们看看这些大臣们的经典语录 。
司马光责王安石:“心术似福州 。”一下子把福建人全得罪了 。又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现在两个宰相都是闽人(曾公亮、陈旭),两个参政都是楚人(王安石,唐介),必定把他们的老乡引进来充满这个朝廷,国家这么搞风俗怎么会淳厚?
还有一位不主张变法的知识分子刘挚,宋神宗时问他你认不认识王安石?他可是老夸你呀,刘挚不买账,说我是河北人,不认识 。
宋代史书里关于北方习俗的记载就是“质朴忠直”“劲悍忠勇”“勤稼穑”,关于南方是这样——两浙:“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广南“民性轻悍”,江东“俗习骄脆”,苏州“骄奢好侈”,“长沙民最喜讼,号难治”,四川荣州“姓名颠倒,不知礼法”……
网络配图

在北宋时最伤大臣心的惩罚就是贬过长江,在北宋时南方最好的城市杭州都是贬官的地方,蔡京、苏东坡都去杭州蹲过 。哦,说到这里,壹读君(yiduiread)顺便提一下,北宋南宋之际,大批河南人随宋室南迁,由于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户,在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举足轻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视,还学着说河南话,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 。个中意思,各位自己体会 。
直到清代乾隆间,颇负盛名的学者窦光鼐,在其主持浙江乡试(一说福建乡试)时,以“南蛮鹉舌之人”命题,并因此而激起了考生的公愤 。
据说窦光鼐最后不得不作诗一首,令考生用方音诵读,结果无一人能够读得下来,风波才得以平息 。此诗即后世曾广泛流传于齐鲁一带的《别蛮诗》——意思是区别那些南方蛮子的诗 。这首诗对南方同学杀伤力是这样的
顺便抄在这里 。如果你来自湖建、福蓝或者岗东,试着读一下,看你有没有压力 。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
散心萧寺寻僧叙,闲戏花轩向晓行 。
情切慈亲催寸草,平抛朋辈劈飘萍 。
生身盛世诗书史,蛮貊氓民慕关名 。
诗的每一句声母都完全相同,且多卷舌音与切齿音,如同绕口令一般,难怪很多南方同胞无法以方音读下去了 。此事齐鲁间常引为美谈,这自然反映了齐鲁之人对“南蛮”之人的鄙视 。
【古代中国的地域歧视玩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