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生杀人无数,却因此人斩首前一声大笑便释放了他( 二 )


古人斩首讲究时刻,所以,有“午时三刻”这样的说法,转眼时辰已到,在等待被处斩的这段时间里,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并没有像别人临死时的那样害怕,哭喊,反而脸上充满喜悦 。此时,监斩官看到这一幕很是纳闷,心想,这样年纪轻轻就要被处死了,怎么还能开心得起来,莫不是吓傻了吧?
于是,他带着好奇问周琬:“你都快死了,有什么好高兴的呢?”只见周琬动情的应答道:“如果我死了,皇上就能宽恕我父亲的死罪,我难道不应该开心吗?要是不宽恕,我也可以和父亲一起共赴黄泉,这样就不会有遗憾,这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这个监斩的官员没想到一个少年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听完之后,颇为感动 。于是,他就把这个少年在刑场上讲述的话如实的禀报给了朱元璋 。
朱元璋对这个仅仅十六岁的少年会有如此的言谈感到佩服不已,他当即收回杀死周琬的旨意 。随即,又下达了新的圣旨,大概的意思是:我体察他的诚心,被周琬的一片孝心打动,决定赦免他父亲的死罪 。
不仅如此,朱元璋更是提笔在他身旁的一道屏风上写下“孝子周琬”四个大字,以此来表彰这个少年的德行 。甚至,朱元璋在释放了周琬的父亲以后,还提拔了周琬当了官,可以说,周琬在这个事件中是因祸得福 。
可以说,“孝子皇帝”朱元璋,他的孝道观不仅对明清两代颇有影响,就是在今天也还有积极的认识作用、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 。朱元璋的孝道观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治乱世用重典,治盛世重孝行 。并且必须从我做起,以身作则 。用他的话来说则是:“非身先之,何以率下?”
【朱元璋一生杀人无数,却因此人斩首前一声大笑便释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