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宠物的智商就差说人话了( 二 )


被誉为最聪慧大猩猩的Koko已然成为了人类社会中的名“猩” 。它甚至还拥有了一只猫作为宠物,光凭这就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 。
两次登上《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Koko
其实野生猩猩本身就擅长用200多种肢体语言和同伴交流,比如大猩猩捶胸顿足表示愤怒,黑猩猩摸嘴意为求食物,倭黑猩猩大声叫喊、挠胳膊其实是在求梳毛……
猿类动物的肢体语言相比口语能力更显著,所以也更擅长学习人类教授的手语,而不是口语 。

有些宠物的智商就差说人话了

文章插图
尽管猩猩的手语交流表现卓越,他们的智力水平也相当于两岁的人类儿童,但它们并不能在人类培养下,像两岁儿童一样开口说人话 。

虽然类人猿的大脑与人类大脑最接近,但大猩猩的大脑容量也只有人类大脑的一半,黑猩猩只有四分之一 。科学家发现,决定能不能说话的关键,在于学习发声的神经基础 。
也就是说,即便猿类拥有类似人类的声音解剖结构,但是它们的脑力无法启用语言功能 。
人的发声器官遍布着感觉神经,当人体决定要发声时,首先由神经系统把发声信息传递给肌肉,使器官按照指令工作 。这时发声行为还没结束 。
接着,发出的声音经过听觉系统再次反馈给大脑,大脑对声音进行重新调整,再次通过神经系统发出对肌肉新的调控信息 。
在这种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人类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表达意愿,使声音内容和形象符合要求 。
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的发声器官
另外,人体对于声音还有很强的“美化”功能 。人的声带是个短小的振动体,最初由声带发出的基音是十分微弱干涩的 。
但幸好,这时喉腔、咽腔、口腔等相关人体器官起到很好的调整辅助作用,它们通过协同振动,对基音进行音量、音高和音色的调整,这样形成的声音才是最终发出的声音 。
人体声带
而其他动物几乎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声神经网络,自然也就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言语表达的能力 。
同时,大脑皮质中有一块与语言能力相关的关联区域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块关联区域面积越大,灵长目动物的发声器官也越大 。这进一步证明了智力水平与类人猿能否发声说话的关系 。
但是,难道动物开口说话的语言能力只和智力有关吗?土拨鼠尖叫着表示反对 。
一位名叫斯罗伯德切克奥夫的生物学家终身都在研究草原犬鼠(也就是土拨鼠)的沟通方式,他发现土拨鼠可能具有地球上仅次于人类的复杂语言体系 。
大多数人对于土拨鼠发声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那一张席卷整个互联网的“土拨鼠尖叫”表情包 。
但那位生物学家发现,在土拨鼠的语言系统中,尖叫的变化非常多,而且具有很强的表意性 。
这只土拨鼠的叫声并不是“啊!”,表情包展示的声音是后期配的
作为体积弱小的草食动物,土拨鼠面临不同的食肉动物时,竟然会发出不一样的尖叫声波 。也就是说,土拨鼠可以通过声音表达出特定食肉动物的名称 。
而通过不同波长的声音传递,土拨鼠同伴就能理解来者是狼、是鹰,还是人类?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逃跑策略 。
另外,对于颜色的辨认,土拨鼠的尖叫声也表现出特定的波长 。这说明,它们也能喊出颜色的词汇 。
遇到鹰、人类、郊狼和家犬时土拨鼠分别发出不同的声波
生物学家推测,土拨鼠的词汇量大概有一百多个 。除了互相报警之外,它们或许日常中还会像人类闲聊一样侃天侃地侃人类 。
由此看来,语言能力是由发声器官和发声的神经基础共同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