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三分天下并非诸葛亮原创( 二 )


刘邦以汉王定鼎天下的历史早就流传,而公孙述和刘备两者的割据形式极其相似,则更可能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重要认识来源 。公孙述北上秦川之议以及所谓不进取则“王业不全”之语,《隆中对》与之高度雷同,以后诸葛亮连年北伐之事也与之符合,说明二者有着某种思想认识上的关联 。
网络配图
诸葛亮无法走出时代的局限,也无法改变蜀汉政权在他死后无力回天的现实,更不用说创造比肩汉高祖的伟业 。在诸葛亮去世28年后,蜀主刘禅自缚请降,比之公孙述宁死不降刘秀,刘禅在史书上留下笑柄,这更是诸葛亮无法预见和不能接受的了 。
英雄所见略同——鲁肃、甘宁版“隆中对”
在汉末动乱纷纭的年代,除了诸葛亮以外,其他有识之士也在观察时局,探寻出路 。在《隆中对》之前,东吴的鲁肃已对时局作过类似的分析,向孙权提出过相似的策略建议 。鲁肃在早于“三顾茅庐”的建安五年(200年)初见孙权时,就曾密谓孙权类似“隆中对”的策略 。他认为现在曹操已经掌握了先机,因汉室天子在他之手,且曹氏在北方的势力又已得到巩固,而孙权的发展余地只能是南方,从而建议孙权分步以图进取 。第一步,鼎足江东,稳固根本;第二步,据扬取荆,窥探上游;第三步,并益州而尽长江所极,形成南北对峙;第四步,徐图天下以成帝业 。(《三国志·鲁肃传》: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规模如此,亦自无嫌 。何者?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
以鲁肃之议与《隆中对》比较,虽有差别,基本构思却是相同 。此外,曹军南下前夕,东吴名将甘宁也曾劝孙权取江夏黄祖,进图刘表、刘璋,他也认为须先灭江夏黄祖,再向西占据楚关,并逐渐并吞巴蜀 。(《三国志·甘宁传》:今日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 。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 。……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 。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 。……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鲁肃和甘宁、诸葛亮三人的见解都比较准确地认清了形势,具有十分高明的战略眼光,但由于后世给诸葛亮抹上了过重的油彩,《隆中对》成了他一个人的灵光乍现 。
网络配图
刘备入蜀虽然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重要应验,但入蜀本身却不是诸葛亮的功绩 。历史地分析这个问题,“入蜀”本是刘备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唯一出路,赤壁战后,刘备对入蜀仍犹豫不决,主要在于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倒不是《三国演义》中念及刘璋为同宗的顾虑 。这也说明至少在此时,刘备似乎仍未将《隆中对》作为立国战略 。此后,他在法正、庞统等人的劝说或策应下(《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今益州国富民强,……可权借以定大事 。),方才建立起巴蜀的偏霸之业 。在这个决策过程中,诸葛亮本人没有起任何作用,因此,可视法、庞等人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 。
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 。他的《隆中对》虽可称睿智非凡,但也只是历史和时局的产物 。不论个人的素质与才能如何,诸葛亮能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荆州失守后,两路北伐之梦破灭,诸葛亮只有兵发秦川一策,已然无法成统一大业了 。